3月3日以来,有4.6万名志愿者通过“上海志愿者”网站和小程序参与疫情防控服务,为1946个志愿项目进行服务,累计服务52.2万小时,人均服务11.13小时。
核酸检测工作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55%
“上海志愿者”网站作为各大志愿服务项目的主要招募平台,从3月3日至3月24日共有394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占总志愿项目(832)的47%。
从趋势上看,上海当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上升后,志愿项目数量也会在两天内呈现上升趋势。3月18日是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最多的一天,共有58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当日进行。3月6日是志愿服务项目最少的一天,前一天上海确诊病例数量为0,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为28。
从区域上来看,上海16个区在近一个月内都发布了防疫志愿服务项目。金山区是志愿项目数量最多的区,共有89个项目。
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嘉定区的志愿项目数量紧随其后,分别有53、38、29个项目。而据统计,3月1日至3月24日期间,闵行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是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最多的三个区。
这4.6万名志愿者主要从事排查登记、核酸检测、秩序引导、物资配送等工作,协助核酸检测是需求最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占到总数的55%。
此外,防疫宣传和秩序引导占比仅次于核酸检测,分别为12%和8%。测温验码、清洁消毒、物资配送作为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也占据了一定比重。
近一个月内,还有2%的疫苗接种相关项目发布,包含了疫苗宣传以及疫苗接种服务两类。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疏导虽然仅占公布项目的2%,但体现了上海对于居民心理状态的重视。
除了这9个大类志愿服务工作外,还有部分防疫志愿项目需要志愿者完成3类以上的工作,这部分志愿项目共81个,占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这部分志愿者不仅需要完成物资配送、测温扫码等工作,还需要辅助核酸检测、心理疏导等,工作事项较为琐碎。
疫情防控连续两年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要类别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类志愿服务项目的比例已经连续两年位列第一。
2021年“疫情防控”类志愿服务项目(82.2%)比2020年(75.7%)比例上升了6.5个百分点。此外,与2020年相比,2021年“文明实践”和“社会服务”方面上升了14.4和4.1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2021年上海志愿者参与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的比例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据上海共青团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3月24日,崇明区是志愿服务总时长最多的区域,服务时长达24.25万小时。浦东新区和闵行区位列第三第四。
高校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在志愿者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截至3月25日,上海大学志愿人数排行和服务总时长都排名上海高校第一,人数超过1.5万人,服务总时长超15万小时。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志愿人数也均超过1万人。
上海志愿者注册率达23% 进入全国前三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2021年第4季度最新数据,目前全国注册志愿者达到2.2亿人。
江苏省是全国注册志愿者数量最多的省份,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203.2万人,超过注册志愿者数量末尾十省份的总和(2031.8万)。山东、四川、河南位居二、三、四位,注册志愿者数量超过1300万。
截至2022年3月23日,在中国应急信息网中社会救援力量数据统计中,全国共有75.46万个志愿团体。
北京以7.79万个志愿团体数量排名榜首,山东(6.83万)、广东(5.93万)、福建(5.68万)、河南(5.33万)均拥有超过5万个志愿者团体。上海志愿团体数量排在全国第十位,共有2.56万个志愿团体。
虽然上海注册志愿者总人数仅有564.3万人,全国省份排名18。但上海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全市总人数的比例达到23%,在国内省份排名中名列前茅。
以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北京(31.36%)、江苏(26%)、上海(23%)是注册志愿者比率最高的三大省市。
十三五规划(2016-2020)要求各地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住人口比例达到13%。而上海早在2017年就完成了这一项任务,2017年志愿者注册率达到了15%。
上海自2007年实行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以来,注册志愿者人数不断上涨,从2009年的2万余人发展到2021年的590万余人,注册率从0.1%上升至23.0%。十年间,上海人民志愿服务热情持续高涨,在疫情期间更是活跃在防疫一线。
近日,上海市文明办副主任郑英豪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会加强核酸检测、心理疏导等专业岗位志愿者定向招募,加大市级统筹调配力度,把志愿人员精准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栏目主编:尤莼洁
文字编辑:李珺瑶
本文作者:刘付枫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