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只需动动手指,一座3D虚拟建筑物就能出现在眼前,不用到场,众人就能观察建筑物的细节。
在现实中,也有一种类似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来自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中心的27岁BIM工程师陈冬梅代表上海参赛,获得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国赛精选)项目金奖。
年纪轻轻但经验丰富
“陈冬梅虽然年轻,但她参与过的重大项目可不在少数。”陈冬梅的教练、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中心副主任王万平毫不吝啬对弟子的夸奖,陈冬梅先后参与了上海迪士尼玩具总动员主题酒店、上海国际马术中心、崇明花博会竹藤馆、上海纽约大学等建筑的BIM设计和应用。
“我们使用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就是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实现项目设计、建造和运营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传递。”陈冬梅说,使用该技术,可以完成很多在平面上无法展示的建筑设计,“比如花博会的竹藤馆,它的主体有点像莫比乌斯环,是个曲面结构,这个在平面上就没法呈现出效果图,要验证可行性就很麻烦。”
陈冬梅参与设计的花博会竹藤馆 新华社发
在上海师范大学就读于工程管理专业期间,陈冬梅第一次接触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便被其深深吸引。该技术并非本专业的主修课程,她就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相关协会,还曾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获得过一等奖。
“和大多数参赛项目不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比赛要求参赛者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考虑到陈冬梅的技术能力,我们决定选派她参赛。”王万平说。
认真备战收获好成绩
陈冬梅不负众望,在上海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技能大赛的参赛资格。然而,新的挑战随之而来。
开赛前两个月左右,大赛主办方通知所有参赛选手,这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比赛将使用一种全新的国产软件。此前,王万平和陈冬梅都没有接触过这款软件,一切只能从零开始。
“这款软件在使用方式、运行逻辑上和我们常用的绘图软件差别很大,一下就抹平了陈冬梅能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的优势,所有选手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王万平回忆,为了尽快掌握新软件,陈冬梅每天完成工作后,都要再花上3-4个小时练习。公司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比赛前一个月就让陈冬梅脱产,专心备赛。
陈冬梅在紧张备赛中
陈冬梅回忆,该项目比赛分为三天进行。第一天是结构建模,根据题目给定的图纸和要求,创建结构模型。第二天是建筑建模,也就是根据图纸把建筑给创建出来。第三天是协调,要把前两天绘制的模型整合,检查是否存在“错漏碰缺”等问题并形成报告。“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这份报告要提交给专业设计师,他们据此优化和调整施工图纸。”
“每场比赛的时间在3-4小时左右,根本不够用,都是从第一秒不停地画到最后一秒。”陈冬梅说,因为时间紧张,她只能进行取舍,放弃一些不太重要部分的建模,转而确保重要模块的建模准确无误,这也是赛前她和王万平制定的策略。
经过3天的比拼,陈冬梅拿下了这个项目的金奖。
陈冬梅在比赛中
纳入新职业前景广阔
“陈冬梅他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为弟子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之余,王万平也很感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实算不上什么最前沿的科技,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已经被国际上的建筑设计师广泛使用,王万平也是在那时第一次接触到该技术。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不仅能直观展示设计效果,检验可行性,还能运用到建成后的运维管理中,可以说覆盖了建筑的全部生命周期,非常契合现在的建筑理念。”王万平说,上海在国内较早出台地方性政策,要求在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项目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长期以来,对于使用该技术的人员并没有相应的名称和职称评价体系,尽管国内建筑行业早已引进该技术,行业内将该类技术人员称作“BIM设计师”,但是,在评职称时,王万平还是只能使用其他专业身份参加。
但陈冬梅就不用这样了。2021年12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8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其中包括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新技术职业。这也意味着,从业人员的考核、晋升、评价体系进入正轨。
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又有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这让陈冬梅对未来职业发展更有信心:“我平时就很喜欢欣赏古建筑,希望未来自己能亲手参与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建筑作品。”
陈冬梅和她参与设计的厦门中山医院模型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王闲乐
题图来源:王闲乐 摄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