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7分钟,9件“价值连城”的珠宝从巴黎卢浮宫的阿波罗画廊中消失。
这并非电影情节,而是当地时间10月19日上午,4名训练有素的盗贼上演的一场真实盗窃案。
“这实在令人无法接受。”一名法国文物专家感叹。
作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在光天化日下失守,再次引发人们对博物馆安全的担忧。
“高度专业”
卢浮宫收藏逾3.3万件艺术品,每日吸引约3万名游客。这样的地方,想要行窃,绝非一时冲动。
当天9时30分左右,博物馆开门仅30分钟,4名蒙面窃贼来到卢浮宫外朝向塞纳河一侧施工区(两人驾驶装载升降吊篮的工程车,另两人骑摩托车)。
他们分工配合,有人在外放风,有人身穿黄色马甲,假扮施工人员,操作升降装置抵达二楼阳台,用角磨机切割玻璃窗后潜入馆内,直奔阿波罗画廊——在60米长的金色拱顶下,镶满钻石与宝石的法国皇室珠宝和硬石器皿静静陈列。
窃贼用切割机锯开“拿破仑珠宝”“法国君主珠宝”两座展柜,盗取9件珍品后原路撤离,随后骑上两辆摩托车扬长而去。
法国文化部称,此次盗窃“迅速而粗暴”。画廊外和展柜上的警报器在窃贼作案时被触发。5名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介入,疏散游客并报警。
据报道,窃贼一度用角磨机威胁工作人员。正因工作人员的及时干预,窃贼遗落部分工具仓促逃离。
“整个盗窃行动持续仅7分钟。”法国内政部长努涅斯指出,这是一次“高度专业”的盗窃行动。
“他们没有伤人,在4分钟内,破坏展柜、盗取文物后逃跑。”法国文化部长达蒂补充道。
追回一件
19日晚些时候,法国文化部称,下落不明的文物包括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王后玛丽-阿梅莉和拿破仑三世的母亲奥尔唐丝都使用过的冠冕、项链和耳饰;拿破仑的皇后玛丽-路易丝的项链及耳饰;以及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的胸针和冠冕。
据新华社援引法媒报道,案发后,一顶欧仁妮皇后的皇冠在卢浮宫外被警方找到,疑似窃贼在逃跑时遗落。这顶皇冠镶嵌上千颗钻石和祖母绿宝石,被发现时已受损。目前正在鉴定中。
“仅这顶皇冠就价值数千万欧元。”德鲁奥拍卖行总裁吉凯洛称,而且它并非最重要的失窃文物。理想情况下,犯罪者应该意识到其罪行的严重性并主动归还藏品,因为这些珠宝根本卖不出去,只可能吸引私人收藏家。
值得庆幸的是,窃贼并没有撬开第三个展柜,里面陈列着1530年至1789年的皇室珠宝,包括重达140.64克拉、于1698年在印度发现的“摄政王”钻石,被称为“欧洲最美”钻石。
全力追捕
目前,法国警方正在全力追捕嫌疑人,约60名调查人员昼夜侦办。
案发现场遗留角磨机、喷灯、汽油、手套、对讲机及黄色马甲。警方正提取指纹、DNA及影像线索。
司法部长努涅斯称,这是一群“经验丰富、可能具有外国背景”的职业盗贼。
但巴黎检方认为,更可能是一宗有组织的本土犯罪,“外国势力介入”的假设暂未成立。
检方还指出,这类犯罪通常有两种动机:为幕后买家盗取艺术品,或为洗钱拆解珠宝。
“黑暗秋季”
事发后,卢浮宫的安全体系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文化部确认,外窗与展柜的警报系统“运作正常”,但尚需确认警卫是否及时听到警报。
部分媒体报道,警报在9时37分被触发,而盗贼于一分钟后逃离。
“这起事件象征着我们所处的时代。”法国皇室专家斯蒂芬·伯恩评论道,“国家的文化象征与众多机构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现实侵蚀,卢浮宫也未能幸免。”
事实上,卢浮宫失窃并非新鲜事。
早在1911年8月,一名意大利玻璃匠曾偷走镇馆之宝《蒙娜丽莎》。两年后,这幅画作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被寻回。
最近一次有记录的失窃事件发生在1998年,当时法国画家柯罗的一幅画作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盗,从此再也没有被找回。
今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宣布一项为期10年、耗资约7亿欧元的“新卢浮宫复兴”计划,旨在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包括新一代监控摄像系统、新的中央安保指挥中心等。但工人们表示,资金迟迟未能到位。
无独有偶,近几个月来,法国多家博物馆先后遭遇盗窃和抢劫。
上月,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遭窃,价值约60万欧元的藏品被盗;利摩日的阿德里安·杜布谢国家博物馆被盗,失窃藏品包括中国瓷器,损失估计达650万欧元。
2024年11月,科尼亚克·杰伊博物馆遭抢劫、帕赖勒莫尼亚勒的希耶龙博物馆被盗……
“如今,艺术品已成为有组织犯罪的新目标。法国博物馆必须学会自我防御。”法国文化部长达蒂强调,过去40年来,这些大型博物馆的安全保障工作几乎无人问津。
“犯罪分子总是在寻找新的牟利目标。”法兰西岛地区全国警察联盟负责人指出,这类场所的安保措施与它们收藏的珍贵文物并不相称。
截至发稿,警方的追捕仍在继续。阿波罗画廊那道被割开的窗,如同一道裂痕,为法国博物馆的“黑暗秋季”再添一抹阴郁。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卢浮宫失窃案更多细节:窃贼假扮施工人员,警报系统正常运转,一顶皇冠被摔坏》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