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人才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如何促进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发展,也是高校引才育才的重要议题。10月29日-30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举行。150余位青年人才围绕国际学术前沿、行业关键技术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研讨。
作为上海市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紧密对接美丽健康、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需求,推动人才工作从传统模式向产教深度融合转型,引导教师立足学科前沿、扎根产业实际,在真实场景中开展教学与科研。
论坛上,材料技术学部青年教师董浪平表示,自己一入职就加入“光电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直面产业链中“卡脖子”技术难题,参与面向节能照明等国家重大需求的新材料研发。“学校和团队的高效支持,让我在发光材料与器件领域敢于‘放手做’,也有条件‘立刻做’,真正承担起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重任。”董浪平说。
“入职之初我也曾迷茫,但在高起点的融合创新平台,很快就找到了‘纳米载体-香料分子’这一交叉研究方向。”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青年教师周露露说。通过与上海家化、百雀羚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她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解决真实产业问题中,我找到了自我价值与方向。”
持续拓展人才“国际版图”,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不断创新引才模式。不久前,学校团队亲赴欧洲,走进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香料香精与化妆品高等技术学院等知名学府与科研机构,举办多场高规格海外人才见面会,吸引了数百位优秀博士生、博士后及青年学者参与。
“回溯学校71年的发展历程,关键就在于引育了一代代勇于创业、善于创新、敢于创造的人才队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表示。据悉,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已成为学校常态化引才机制。今年,学校还启动实施了“上应学者”计划。
原标题:《对接美丽健康、智能制造!上应大论坛上,青年学者谈 “扎根产业做科研”》
栏目主编:樊丽萍
本文作者:文汇报 李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