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观照到影像化生存,这场展览能引起多少“共振”?

“希望这个展览机制能够去真正推广和扶植那些有深度、有学术性、且具有实验研究性质的前沿艺术家的作品。”“共振——第七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即日起至9月13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艺术总监、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这样说道。

因为处于疫情的特殊时间,展览开幕当天,以线上开幕座谈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开幕仪式。曾玉兰以及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顾佳君,评委徐可、施瀚涛、陈晓阳和艺术家代表宋戈文、秦晔璇、罗凯等人,通过在线直播平台,向观众介绍展览和背后的故事。

本次“共振”展入选的19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着明确的创作方向和文化姿态。无论是个体意识和生命经验的呈现,还是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表达和剖析,抑或是对文化传统的反思,这些创作让观者感受到青年艺术家身上的希望和活力。

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特邀徐可、施瀚涛、陈晓阳三位评委,从全国各地800多位艺术家的投稿作品中,遴选出19位艺术家创作的影像、装置、绘画、雕塑作品入围本次展览。

展览借用“共振”这一物理学概念。在主办方看来,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振动”源,这些“振动源”引发着各种各样的振动关系,并以艺术的形式丰富多样地呈现在艺术家的思考和创作当中。“当艺术家将内心与之相关联的一点感动、一段思考,转换到其所创作的作品中,而这些作品又透过展览展示、媒体传播开来,就像投入湖面的一粒石子那样引起一连串的涟漪,引起观者的共鸣,带来群体的思考,甚至又进一步引发在社会、文化、历史维度更大的振动幅度,带来更多的共振效应。”

曾玉兰介绍了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对于参展艺术家选择的标准:“在作品的理念和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考量下,选择最优秀的艺术家作品参展。”在她看来,青年艺术家们并非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他们关注的问题可能很微观,但这个微观视角所涉及的问题,是非常有深度和广度的。”

评委徐可认为,这次参展的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媒材,相比一些以绘画为主要表现方式的青年展而言更为丰富。“参展艺术家差不多一半以上有留学背景,不同教学体系下培养的艺术家在作品的观念和呈现上有很大的区别。”他认为,从展览的主题“共振”出发,展览中不仅呈现了“科学和艺术”的共振,很多艺术家的创作当中还涉及到人的社会身份、人和家庭、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共振。

评委施瀚涛认为,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这个品牌自2004年创立至今,伴随和见证了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具体到这次展览的作品,艺术家们从个体的感受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结合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当现实通过影像照片或是其他的媒介形式呈现以后,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这对艺术家的创作而言是一个挑战。”

当这些作品受到疫情影响后,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汇聚在同一场展览现场时,已然产生了一次内部的“共振”与对话。

“在疫情期间,讨论艺术的社会参与是非常必要的。”评委陈晓阳直言,本次展览的一些作品涉及了社会参与的艺术实践,“它们作为一种先声,从意识的层面撬动某些变化,从而慢慢地、间接地促使某些固有的概念或者社会现实发生变化。”在他看来,艺术显然不是一个直接的社会管理工具,也不可能形成一种大规模的运动式改变,但这种意识上的探索和尝试,会对整个社会改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展艺术家罗凯的创作出发点还是在观念本身,选择绘画或者任何一种媒介都是基于观念的需要。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探讨和更新关于“身体”的这个议题。此次,他的参展作品正是聚焦身体这个议题。“人的身体在商品化的文化氛围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宋戈文是这次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他觉得作为艺术家的自己,更像是一个当代艺术里面的古典主义者。因为他的创作方式,并非首先从观念出发,而是强调一种纯艺术形式。但他也认为,“无论是从观念出发,还是从形式出发,都是殊途同归。”他的展出作品和《创世纪》有关,“并不是直接从观念出发来关注宗教或者具体的事物,而是从看到《创世纪》这件作品的图像本身直接产生的感受而来。比如:上帝之手传递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大家都在谈灵魂,灵魂到底有没有具体的形态?”所以他从这样的思考出发、衍生,进行自己的创作。宋戈文将自己的创作状态比喻为一段旅行,“这段旅行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在不断变化中,最终达到完满的状态。”

参展艺术家秦晔璇的参展作品是一个被重新赋予生机的过去的影像集合,但与此同时,它们又展现了一种新的内在的张力。“创作是以记录的形式开始的,最终完成的作品是建构在对自己视觉经验的记录,对碎片化、爆炸的信息以视觉的方式过滤和筛选上的。”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李君娜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