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原创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刚在上海首演完,就接到央视抛来的橄榄枝。9月30日晚,主演谭一梅和宋雨将在荧幕上演绎嫦娥和后羿动人的双人舞,向全国观众送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紧接着,10月1日至2日,原创歌剧《田汉》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献礼新中国成立71年,也拉开上海歌剧院2020-2021演出季大幕。
2019年《田汉》试演剧照 图片来源:上海歌剧院供图
多部红色精品献礼建党百年
原创歌剧《田汉》讲述了民族危难中,一个伟大剧作家的非凡才华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家国情怀。与田汉同为长沙“老乡”的编剧盛和煜接到邀请时既兴奋又为难:“田汉,太有个性、太精彩的一个人了。太多好写的,但又真的不好写。”几易其稿之后,盛和煜笔下的《田汉》既有大开大合的历史风貌,又有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对白和歌词。
歌剧一开场就用了湘剧高腔来交代田汉的成长环境,而在上海,田汉的出场中巧用了京剧、苏州评弹等元素,展现上海文化海纳百川的气质。如何才能创作出中国人喜欢的原创歌剧?《田汉》作曲吴粤北说:“中国的原创歌剧,一定要符合中国观众的听觉审美习惯。音乐既要与剧中人物形象、性格相吻合,与剧情发展、戏剧冲突相扣,还要接地气、有好听优美的旋律。”
《晨钟》剧照 摄影:蒋迪雯 图片来源:上海歌剧院供图
从民族歌剧《江姐》到《长征组歌》,上海歌剧院有不少红色题材经典保留剧目。近年来,上海歌剧院挖掘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新创一系列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文艺作品,延续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江姐》《长征组歌》等经典将和《晨钟》《田汉》等新作一起,在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开启巡演。
线上版《唐璜》10月上演
2020年是“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上海歌剧院将推出《许忠演绎贝多芬交响曲——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明年也是“钢琴之王”李斯特诞辰210周年。上海歌剧院特邀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的首位华人金奖得主、钢琴演奏家孙颖迪,与指挥家张诚杰执棒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带来一个属于李斯特的迷人夜晚。
许忠演绎贝多芬交响曲 图片来源:上海歌剧院供图
疫情中,上海歌剧院不仅在传统剧场的演出中融入新组合、新形式、新曲目、新风尚,也积极开发户外舞台和非常规剧场的演出项目,更尝试线上演出与艺术教育。乐迷期待已久的线上版歌剧《唐璜》将在10月与观众见面。此前,音乐会版《唐璜》在上海大剧院成功上演,观众对线上版《唐璜》的期待值也一路“水涨船高”。线上版全部采用实景拍摄,由导演康斯坦丁·科斯蒂远程执导,复古与摩登碰撞,经典与时代融合。
嫦娥与后羿 摄影:蒋迪雯
此外,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现状,上海歌剧院一改以往大规模巡演,轻装上阵,推出多种组合、灵活、可变性强的小型讲演类演出。从7月到11月,经典歌剧《卡门》《茶花女》《图兰朵》等,民族歌剧《江姐》、原创歌剧《天地神农》、舞蹈专场《海之梦》等在厦门、珠海、烟台、丽水等地演出,降低成本的同时浓缩精华、深入浅出。
“轻装版”《卡门》在山东临沂大剧院。图片来源:上海歌剧院供图
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说:“上海歌剧院在后疫情时代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化合作暂缓的客观现实下,创新思路、激活资源,挖掘拓展新的市场,在保证高品质艺术生产的同时,让歌剧艺术、古典音乐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辐射到更多人群。”
音乐会版《唐璜》彩排照 摄影:曹家苗 图片来源:上海歌剧院供图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上海歌剧院 供图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