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特殊年份,上海全市110余所大中专院校,共63000余名学生坚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入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昨天(22日),经大赛评审,决出4项特等奖、11项一等奖等各档奖项。最终,独得3项最高奖的上海交通大学,以第一名的总成绩捧得“知行杯”。
今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下半年全面启动,依托“知行杯”大赛,设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4个主赛道,实践者足迹遍及上海各区和祖国各地。经复赛、决赛等环节,总成绩位居前列的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等11所高校摘得大赛“优胜杯”。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具体项目方面,2020“知行杯”评选出的特等奖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新时代·新非遗·新发展——设计力量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画好民生幸福同心圆——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探寻”“抗疫斗争中的社会治理优势”,以及东华大学的“‘原生’东华服装学院赴盐源县摩梭人时尚化生态非遗扶贫实践团”。
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和市学联主办的2020年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实践成果分享,他们分别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非遗文化与精准扶贫、社区治理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广泛调研,提出解决方案,为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贡献青年智慧。
在“抗疫”赛道上,上海交大特等奖实践团在暑期两个月间,以上海和云南省昆明两市的社区为主,对覆盖我国11个省市的35个社区(街道)疫情防控进行调研,通过与基层干部、辖区居民、物管公司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座谈和访谈,经过总结整理形成案例解析和研究报告。他们的建议之一在于,以“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为抓手,集中解决疫期暴露的社区“信息化”短板,顺势提升社区智慧化管理水平,并解决好不同智能系统的兼容问题、界面友好问题,强化社区用户意识,降低社区使用成本。
在“扶贫”赛道上,东华大学实践团赴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凉山盐源县,针对当地摩梭非遗文化因地理人文等因素难以传播,同时过度商业化旅游项目产生文化误区与环境污染问题,团队走访泸沽湖周边地区,对当地文旅市场、非遗手艺人现状、非遗级文创产品市场等进行调研,探索出“非遗+扶贫”的合作模式。他们通过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做好当地教育课程升级、制定原生态旅游项目,实现教育扶贫、非遗扶贫、文旅扶贫,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同期,为建设人民城市,市学联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委员会,当天在上海电力大学举行“人民建议征集高校实践项目推介会”,沪上各高校42支优秀实践团队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交流,推动部分成果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让优秀社会实践项目成果转化落地。
【新闻链接】
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
获奖项目部分名单
特等奖(共4项)
上海交通大学
新时代·新非遗·新发展—设计力量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画好民生幸福同心圆——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探寻
抗疫斗争中的社会治理优势
东华大学
“原生”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赴盐源县摩梭人时尚化生态非遗扶贫实践团
一等奖(共11项)
上海交通大学
长三角地区上岸渔民人居环境现状与未来发展调研
“滇南馥郁云果香”——云南普洱野生果树资源及果业发展调研
同济大学
乡村共振,设计助农——决战脱贫攻坚,我为家乡代言
华东师范大学
同享中国梦,共富“边缘”人:上海多维相对贫困精准识别与“智”“能”帮扶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强化乡村普法 推动乡村振兴”——让藏语普法入耳、入脑、入心
上海财经大学
内循环经济正当时——江浙沪皖 41 市开放合作现状与路径探析
老有所依,漂有所乐 ——基于上海市数据的老漂族生活质量调研及对策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
“沪鄂同心,守望相助”云辅导项目
上海电力大学
直播带货助农,云端培训造血——翻越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座“六盘山”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红色基因,红色血液,红色躯体,红色脉络--探究“四史”学习宣传新模式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hi-fi——舞助力全民战“疫” 舞出健康人生
二等奖(共27项)
复旦大学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听脱贫故事,做扶贫战士
“鹅旦梦”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
西南脱贫记忆——马边彝族自治县财政转移支付调研报告
同济大学
生态文明视角下建设美丽乡村的路径探索——以江苏省界牌镇为例
把家乡文化编成书——青年共创行动激活乡村文化振兴
华东师范大学
“家乡‘四史’青年传·红色教育遍天下”学思践悟项目
上海市高中阶段“青马工程”班级团支部政治学习课程建设初探
华东理工大学
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科技助力垃圾分类
智云惠民:社区治理智能化建设与嵌入探索—以上海市“社区云”为例
东华大学
防疫“神布”——上海市医用防护口罩生产及使用现状调研
上海大学
城市文明养犬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以上海市社区为例
“语”你同行,助力脱贫——以甘肃临夏莲城村为例探讨贫困地区语言脱贫现状和发展
“银”形的守护者,让细菌无处可藏
上海中医药大学
聚焦患者需求,提升照护品质-慢性伤口患者照顾现状探索及对策分析
撷英滇南道地,助力中药扶贫——聚焦三七地上部分开发利用调研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数智医疗,“疫”不容辞——疫情下外贸医疗健康行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寻觅红色足迹 践行青年担当——上海“四史”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探寻与实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以“智慧构架”推动养老服务现代化——上海市智能养老社会调研
上海体育学院
民族团结携手脱贫、固边强国传承红色血脉——上体“民族大团结组合”赴云南、四川、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研暨“四史”教育专项行动
上海电力大学
共“排”一江水,城市排水体系现状与水体污染溯源的技术性调研——以上海、九江为例
“莫让楼下成为远方 如何帮到老公房电梯落地”老公房加装外部电梯情况调研
上海政法学院
爱伴夕阳,法暖失独——“法治老龄”目标下的失独老人法律援助及普法服务
上海健康医学院
“生命之约,大爱承接”——关于器官捐献公众认知、态度及对策研究的厘生同携实践项目
“医者天下,健康同行”——喀什地区健康卫生状况及医学人才培养调研及科普宣讲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跨江大桥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乡村振兴实施战略调查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两小时的伙伴”线上志愿服务计划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