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瑞典近日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明确要求任何参与5g频谱拍卖的运营商不得使用中国5g设备供应商华为和中兴的设备,瑞典瓦伦堡家族被媒体多有提及。很多中国人可能不知道,该家族是一个可媲美美国洛克菲勒、摩根和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团,一个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的企业帝国。
全球电信巨头爱立信、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机械设备巨擘abb、世界第三大制药集团阿斯利康、世界领先的飞机及汽车制造商萨博、北欧最大的航空公司北欧航空等著名跨国公司的背后,都站着同一个巨人——瓦伦堡家族。
该家族几乎控制着瑞典股市三分之一的份额,有人调侃:瑞典股市就是“瓦市”。可以说,瑞典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要企业控制在像瓦伦堡这样的精英家族手里,这可从该家族在瑞典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窥见一斑。
2019年4月2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爱立信公司展区拍摄的运用 5g 支持的六脚机械蜘蛛
风雨百年
作为瑞典“无冕之王”的瓦伦堡家族,在5代掌门人的带领下走过200多年的风雨历程。
水手世家出身的第一代掌门人安德烈·奥斯卡·瓦伦堡(1816~1886),曾周游列国,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航海经验,以独到的眼光预料到了造船和航运业的发展前景,因投资蒸汽船、专营横贯瑞典东西海岸的约塔运河航运线路,成功地获得了第一桶金。
19世纪50年代,瑞典工业化浪潮的兴起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安德烈回到瑞典,说服议会,成立了瑞典第一家私人银行——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即北欧斯安银行的前身,被称为瑞典第一家现代银行。
纳特·阿加森·瓦伦堡(1853~1938)和老老马库斯·瓦伦堡(1864~1943)兄弟,作为第二代掌门人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分途并进。纳特是父亲安德烈钦点的接班人,在父亲去世后继承家族产业。之后,其弟弟老老马库斯回到家族企业中共同打理,先后创办了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北方银行、英国北方银行和斯德哥尔摩-萨尔特舍巴登公司。
在老老马库斯回到家族企业之后,纳特逐渐淡出商界,将ceo之位让给老老马库斯,在政治领域和公益事业上倾注心血。1914年至1917年,纳特担任瑞典外长,登上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巅峰,1917年创立了纳特-爱丽丝基金(与其妻子的名字共同命名)。
老老马库斯回到家族企业之后,便承担了重组家族企业和发展控股工业的重任。兄弟俩共同改组了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将其业务扩充至构建多元化的控股工业网络。至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瓦伦堡家族便成为瑞典经济的“当家人”。老老马库斯后来成立了银瑞达投资公司,持有瑞典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大部分股份,而他本人也分别在瑞典通用电气公司(asea)、爱立信等大公司身居要职。
家族“帝国”
1927年,老老马库斯的长子老雅各布成为瓦伦堡家族的继承人,主要执业银行,其弟弟老马库斯则专注经营家族企业的公司。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萧条时期家族银行的突出业绩,瓦伦堡家族持有了瑞典多数重大公司的股份和拥有数倍于其他股东的投票权,从而获得了公司的决策权。比如,瓦伦堡家族当时仅持有伊莱克斯公司4%的股份,却拥有了94%的投票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老雅各布治理下的银行帮助德国转移了从犹太人那里掠夺来的大量黄金和其他资产。其弟弟老马库斯则周旋于盟军之间。相较之下,兄弟俩的堂侄罗尔·瓦伦堡在外交官身份的掩护下,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挽救了数以十万计犹太人的生命。
老马库斯去世后,其子彼得·瓦伦堡(1926~)正式掌舵,担任银瑞达董事长,执掌家族15年,直至1997年退休。彼得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改造传统企业,对下属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第二,1987年将瑞典asea公司和瑞士的布朗-博韦里公司合并成立了今天的abb公司,并使其成为全球100强企业之一;第三,在最好的时机将亏损的萨博轿车公司卖给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在第五代掌门人马库斯·瓦伦堡(1956~)和雅各布·瓦伦堡(1956~)的带领下,银瑞达开始致力于短期的“新投资”。同时,银瑞达也意识到维护和巩固公司长期在控股的核心企业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2002年认购abb、伊莱克斯、爱立信、瑞典北欧斯安银行 (seb)等公司发行的新股票。由于银瑞达长期投资的核心股票增值以及爱立信公司的优异业绩,公司资产随之大涨。
经商之道
瓦伦堡家族可以掌控如此之多的企业,一方面在于其不畏惧风险,喜欢趁低吸纳,这是安德烈时代开创的风格,他曾经说过,“好生意是在坏运道中做成的。”
另一方面则在于其选择企业和行业的独到眼光。
在安德烈时代,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瑞典工厂和贸易公司,铁路也在大量兴建。安德烈领导的家族银行参与了这些开发,使得家族生意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瓦伦堡家族对新兴市场、新兴产业也有很多布局,如造纸业、机电业、铁路业等。如今,瓦伦堡家族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投入也非常巨大。
此外,与政要搞好关系是瓦伦堡家族历代掌门人深谙的经商之道,与瑞典政府的合作,更为瓦伦堡家族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瓦伦堡家族控制的电力设备公司曾在1903年遭遇了德国同行的竞争和威胁,掌门人马库斯希望与对方合作,但是未果。之后,马库斯开始频繁游说议会,并成功说服政府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进口税,从而挤掉了竞争对手。
在5g通讯设备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爱立信和军工巨头萨博的股东,瓦伦堡家族考虑在电信领域为爱立信争取竞争优势,乃至在军火贸易方面从美国的防务订单中获益,在“倚美”和“逐利”两方面的驱动下,成为了限制中国厂商5g设备事件背后若隐若现的推手。(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栏目主编:张武
本文作者:环球 李奇泽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