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经常面带微笑的将军”敏昂莱,缅甸变局中的关键角色

2月1日,缅甸政局突然生变,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民盟高官被军方扣押。缅甸军方一名高级军官2日说,军方当天陆续释放1日其扣押的省邦地方领导人和议员,但温敏、昂山素季等将继续扣押。

而随着国家权力被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这位缅甸军界大佬也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扣押事件中的“总指挥”,他究竟有何来头?

“冰山”与“火山”

敏昂莱本应在今年7月达到65岁退休年龄后辞去总司令一职,但随着军方宣布国家实行紧急状态并重新选举,他至少给自己延长了一年权力。

“敏昂莱并没有准备离任和着力培养接班人,而是通过军事手段巩固了权力。”法国24电视台说,“对于期待他退休的人来说,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从昔日沉默寡言的普通士兵,到强硬打击少数民族的“铁血司令”,再到宁愿背负骂名也要誓保军方权力的铁腕上将,敏昂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敏昂莱1956年出生于缅甸南部德林达依省的土瓦市,父亲曾是缅甸建设部官员。上世纪70年代,敏昂莱在仰光大学就读法律专业。与其他学生忙于各种活动不同,心思深沉的他唯独对军政国防产生兴趣,将报考缅甸联邦军事国防学院作为目标。

这所学院位于彬乌伦,专门负责培养缅军高级指挥人才。为了进入学院,敏昂莱考了三次才被录取。而说到这位新兵给校友们留下的印象,也是众口不一。

路透社援引敏昂莱儿时朋友的话称,敏昂莱沉默寡言,举止保守。但另一些人告诉《纽约时报》:他是个“倾向于羞辱同学的恶霸”。还有校友回忆,敏昂莱为人谦和,性格内向,但一旦受领任务,就表现出“火山爆发般的热情”……

不过,有一个评价几乎是共通的,就是谁都没料到“这个平平无奇的人”日后能坐上军队头把交椅。他的一位大学同学2016年接受采访时说,敏昂莱就是个普通学生,经常参加每年的同学聚会。“他的晋升按部就班,比较缓慢。”正因如此,当看到敏昂莱升到中等军衔以上时,这位同学显得十分吃惊。

敏昂莱的“转运时刻”,发生在他加入陆军第88轻步兵师之后。当时,该师指挥官是一个名叫丹瑞的上校,也就是后来的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的前任)。从那时起,敏昂莱以丹瑞为导师,在其羽翼下迎来职业生涯高光时刻。

“铁血”与“怀柔”

2008年后,敏昂莱的军衔实现“三级跳”,履历含金量也不断升级。他先后出任缅军第二特战局局长、国防军总参谋长等职,直至2011年3月登上军方最高权力宝座,接任丹瑞成为国防军总司令。这一年恰逢缅甸政府向民选政府转型后的第一年,他也由此成为缅甸“后军政府时代”首位国防军总司令。

印度金达尔国际事务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季普根认为,丹瑞选择敏昂莱作为继任者,不仅在于敏昂莱的作风和手段,还在于他最适合延续丹瑞对军队和国家发展的愿景。

具体而言,在行事作风方面,敏昂莱以铁血、强硬著称,但也善于灵活变通。

他在担任第44轻步兵师作战参谋时,因主张使用重武器应对北方少数民族武装,获称“铁血司令”。其铁腕风格在2009年针对果敢武装的战斗中再次表露无遗,率领两个师在三天内将对方摧毁……在展示“铁血”一面的同时,敏昂莱也根据实际情况“示之以柔”。2002年,他负责打击金三角地区贩毒武装,改采怀柔方式平乱,声名远播。2007年仰光示威期间,他拒绝顶头上司的镇压方案,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控制局势。

在继承前任理念方面,敏昂莱忠于丹瑞建立“全权军队”(all-powerful military)的愿景。

敏昂莱曾公开宣示军方介入缅甸政治的必要性。就在2015年缅甸大选前的几个月,他罕见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明确表示军方没有文官全面统治的时间表:“可能是5年之后,也可能是10年之后。”

敏昂莱还把对维持军队权力的热衷贯彻于行动。2015年缅甸大选后,他与新上台的民盟政府规划缅甸民主过渡进程时,一边与政府首脑谨慎相处,尽可能避免公开对抗,一边也极力表明:军方仍然是政治游戏的真正主宰。

将军与女士

如果说,巩发党统治时期,敏昂莱所代表的军方与文官政府尚能一个鼻孔出气,那么2016年昂山素季带领民盟赢得大胜后,“将军与女士”的关系就成为缅甸政坛格外显眼的矛盾体。

2016年民盟上台之初,敏昂莱态度比较温和,这位被bbc称作“经常面带微笑的将军”祝贺民盟胜选,承诺尽力与新政府合作。其表态被外界视作“良好的发展趋势”。

也是在2016年,敏昂莱成为数十年来首位与昂山素季一起参加烈士节的缅甸军方领导人。

烈士节旨在纪念包括昂山素季之父昂山将军在内的、为缅甸独立和解放做出贡献的英烈。当天仪式结束后,敏昂莱脱下军装,改换便衣,在昂山素季的湖边住所参加佛教捐赠活动。《时代周刊》说,这种“柔软”姿态被广泛解读为军方与文官政府间日益紧密合作的迹象。

而在2016—2017年罗兴亚人问题上,“将军与女士”也站到一起,一致对外,但同时也承受压力,同命相连——由于罗兴亚人问题,昂山素季受到西方施压,被剥夺荣誉;敏昂莱更成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质问的对象,认为他必须“受到调查和起诉”。美国、英国则分别于2019年、2020年对他施以制裁。他拥有数十万粉丝的“脸书”账号也被删除。

如果单从上述事件看,敏昂莱似乎与昂山素季相处不错,但不要忘了,他毕竟代表军方,捍卫军方权力的“初心”也始终如一。就像路透社说的:敏昂莱从未想过放弃军方在议会中约四分之一的议席,更不允许民盟政府修改宪法、让昂山素季成为总统。澳大利亚分析人士指出,千万别小瞧敏昂莱的政治抱负——他曾流露过以平民身份参加大选、竞逐总统的野心,这与他在5年前延长国防军总司令任期一样,令人颇感意外……

于是乎,一边是有兵权、有抱负的军界巨头,一边是走温和路线、力推民主进程的“素妈妈”。迥异的政治理念,决定了双方利益无法调和时,一番相争势所难免。或许,正如《联合早报》评论所言:“缅甸军队从来没有真正屈服于文职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讲,扣押事件只是在揭示已经存在的政治现实。”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本文作者:张全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