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年在校园,线下不聚线上聚!直播年货年味十足,在线备战国际竞赛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

这个寒假,留沪留校、就地过年的学子特别多。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返乡的各地大学生,却为高校校园带来了更旺的人气、更盛的年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线下不聚线上聚,在线直播晒年货同样年味十足,海内外在线备战也能国际竞赛。

【天南地北玩民俗:过年为啥包粽子】

小年,其实是一个扫尘、祭灶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认为这是“忙年”的开始。在置办年货同时,家住辽宁营口的华东师范大学学子刘秉鑫,先期在家扫灰除尘,清出过去一年的“晦气”。作为“身高担当”的他,自然成了家中打扫的主力。

有意思的是,刘秉鑫所在的光华书院,在留校学生主题班会式的远程“团拜会”上,他也成了直播“带货”的主力。说是带货,其实是分享自家年货。令天南地北的同学颇感意外,除了用来招待过年串门亲朋好友的各色零食,在刘秉鑫的家乡,过年还保留着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习惯,意在“挣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对刘秉鑫而言,对联福字也是一大年货。在直播画面中,他与4个年级、7个专业的180余位同学分享着,在自家床上展开各种对联福字。最关键的是,这些大红纸的贴法可有讲究。

“抬头见喜:贴在家中高处的地方,寓意着福字当头,家人福星高照。”“出门见喜:贴在家中的大门外,寓意家人出门办事、做工顺利、多遇好事。”当然,贴在出门的树上也可,同样是出门见福。更奇的贴法是贴水井上,所谓“井泉大吉”,寓意着新的一年全家井泉吉祥、身体健康。

作为各院系本科生在校内的共同家园,书院同样备足“年货”,依托辅导员尹强的美育工作室,为留校生送上“三牛精神”主题版画。只见版画雕刻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3种形象,寄托了辛丑牛年厚望。

图为东华大学留校学子在图书馆

【海内海外结伴学:国际赛事不停歇】

中国新春放长假,国际赛事不停歇。“我留校主要是为了备战2月5日开始的跨洋建模大赛。”华东师大学生王佳艺因为参加国际赛事而选择原地过年。光华书院辅导员涂皘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今年书院留校学子中,大约38%是为了备赛建模大赛这样的各类科创赛事。其中,与王佳艺一起备赛的就有20多人。

作为较受世界各地大学生欢迎的国际性竞赛,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要求3人为一组,今起到2月9日的这几天时间内,就指定的科学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王佳艺等学生留校和队友一起准备,查阅文献、讨论推敲并磨合默契,在线上参赛时也能及时交流、共同提升。

而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一场2021年国际青年领袖金融高峰会以竞赛方式在线角逐。来自全球140余所高校的近2000名学子报名,最终选中130余名世界一流院校的选手组成25支参赛队伍。在不同时区的每一面屏幕背后,参赛队选择一家团队认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标的,对该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与估值,演示全英文报告,接受投资大佬考量。疫情之下的医疗板块就受到两支清华大学参赛队一致看好,牛津大学队则被广阔的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深深吸引。

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三学生韩睿则是为备赛“挑战杯”而留校,作为参赛的前任队长,他希望在毕业前将队长的接力棒传接下去。“参加‘挑战杯’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肺结节智能影像诊断模型推广到新冠肺炎的检测和筛查,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做出自己贡献。”

韩睿说,“实验室的同学们在一起备赛同时也是互相陪伴、切磋,这个年过得很特别很难忘,一点都不寂寞!”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东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