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逃16年的伊春市委原书记,究竟犯的是什么事

来源:《廉政瞭望》杂志

吴杰凯(中)被抓。

1月21日,涉嫌职务犯罪、潜逃16年的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吴杰凯在成都被抓获归案。

吴杰凯生于1951年3月,1974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主任、伊春市委书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等职。

“带头跑路”的正厅级干部

自2004年9月擅自离职后,吴杰凯的行踪一直扑朔迷离。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披露,吴杰凯的落网与一个名为“墨竹”的网民有关。

经过前期的侦查,追逃人员根据该网民头像背景为东北雪景,以及吴杰凯写作能力强,擅长诗词、爱好摄影的特点,判断出“墨竹”很可能就是吴杰凯。

最后,经过多番侦查,追逃人员成功锁定目标,在成都某小区将吴杰凯抓获。吴杰凯也由此成为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黑龙江省追回的级别最高的职务犯罪嫌疑人。

事实上,吴杰凯喜欢舞文弄墨早已有之。官察室记者获悉,在任伊春市委书记期间,吴杰凯就在开展春节慰问时,主动要为当地群众写下“芳草春来依旧绿,梅花时到自然红”“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等春联。

当地一名干部回忆,吴杰凯在担任伊春市委书记时,曾搞了一个争做“三个带头人”活动,即发展生产力的带头人、争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争做为群众办实事的带头人活动,没想他“带头跑路”了。

官察室记者注意到,2001年,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我国北方林区林木蓄积量锐减,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对此,吴杰凯在全国两会上曾建议,把现有的中幼龄林提前推入市场,实行森林资源的有偿流转。

与当年的“官场大地震”有关

探究吴杰凯的潜逃原因,不得不提及2004年的那场黑龙江官场“地震”。

2002年4月,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因涉嫌受贿被纪检机关“两规”,引发一系列官场“地震”,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的“落马”无疑将“地震”推向高潮。

据法院庭审信息显示,韩桂芝利用担任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便利,为马德等人在职务晋升、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贿赂702万余元。

在马德案爆发后的2003年,时任伊春市委书记的吴杰凯还同省内多个市委书记一道公开承诺,“反腐倡廉向我看齐。”

不过,同他一道公开作出承诺的不少同仁后来也卷入官场“地震”之中,而吴杰凯更是在纪检监察机关关注到自己的线索后,选择了潜逃,这一逃就是16年。

1月21日23时许,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吴杰凯被办案人员押解归案。

一个月内追回8名在逃公职人员

2005年初,党中央先后选派6名干部担任黑龙江正副省级领导职务,26名地厅级、县处级干部到黑龙江挂职,大规模的人员交流也让“空降”一词成为此后频频使用的热词。

2006年3月,黑龙江省纪委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交检察机关。2014年10月16日,黑龙江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职务犯罪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部署会议,重点提及吴杰凯等12起国内追逃追赃案件。这意味着,黑龙江追逃机构基本锁定了吴杰凯仍在国内。

监察体制改革后,该案追逃追赃工作由哈尔滨市纪委监委负责,并被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和省追逃办列为重点案件。

“逃是没有出路的,被追回是迟早的事,我早料到会有这一天。”面对前来抓捕他的追逃人员,吴杰凯哀叹道。

官察室记者注意到,除吴杰凯外,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黑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共追回8名在逃公职人员。

去年12月10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第十四审查调查室正式加挂“追逃追赃室”牌子,专门承担省追逃办的日常工作,负责对全省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进行统筹。同时,省追逃办成员单位由9家增加到13家,建立起信息共享、协作联动、结果反馈机制。去年12月3日至4日,黑龙江省追逃办还举办了全省追逃追赃工作培训班。

“目前我省职务犯罪在逃案件,均是时间跨度长、有效线索少的陈年积案,是难啃的‘硬骨头’。”该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姜宏伟表示,针对这些案件,按部就班开展追逃很难取得效果,必须打破常规。

此番吴杰凯被抓,也充分表明潜逃是没有出路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不要妄想在违纪违法后一跑了之。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主动找组织坦白交代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廉政瞭望》杂志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