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站上反莱猪的民意浪头,要持续反攻民进党,希望在2022“九合一”选举扳回一城,甚至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与“立委”选举重返“执政”。
国民党在岛内2016年和2020年两次“大选”中都惨败,但相反2018年的县市长选举,则是民进党惨败。国民党“卷土重来”的盘算并非痴人说梦,但真要实现得历经重重难关。
1.关键的“年轻人”选票
国民党前“立委”孙大千指出,其实两党败选的原因差不多,因为岛内选民结构已经改变,传统的选民逐渐萎缩,转由20到40岁的新兴选民决定每场选举的胜败,而这年龄层里面,约有400万票。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孙大千14日在社群网站谈论国民党两次败选的主要原因,他表示,国民党很少有新面孔,这种问题也发生在民进党身上,岛内传统的选民已经逐渐萎缩,由20到40岁的新兴选民决定每场选举的胜败。
很多人会问说,为什么以前年轻人不投票?现在都跑出来投票了?孙大千说,就是因为“手机”,过去年轻人没有太多的时间跟管道得到相关的政治信息,现在每天乘车、等车、上班,滑手机就能很快得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当20到40岁的新兴选民决定勇敢站出来投票的时候,他们就成了选举胜败的关键。
孙大千指出,过去各里长办活动,选举期间发个宣传品,但这些人不会参加活动、拿不到文宣,要怎么争取这样新兴族群的支持,会变成国民党最重要的工作跟任务。
2020“大选”,孙大千提到,自己在竞选总部操盘,韩国瑜拿了550万票,已经是国民党基本盘里的极致,但为什么把选票都集中了还输300万票呢?20到40岁这二十年代里,每年的出生率20万人,代表决定台湾未来的新兴选民有400万票。
孙大千分析,这400万票里国民党可能只拿了50万票,民进党拿了350万票,这一来一回差了300万票,但2018年这400万票几乎都投给了国民党,所以民进党在2018年县市长选举全面溃败,很多国民党怎么赢的、选票怎么来的都不知道,因为这些年轻人从来没有出现过,投票的时候他们就出来了。
不过面对败选,孙大千认为,国民党不要担心、不要失望,也不需要丧志,因为国民党跌了两次、民进党跌了一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新兴选民站在哪里,哪一个政党就获胜。
2.关键的党主席选举
预计今年7月改选的党主席,有2022“九合一”选举提名权,依目前蓝营“执政”县市长的施政表现都不错,加上民进党当局独霸、专断的施政风格的确招致不少人反感,而且县市长及议员选举无涉“统独”等问题,因此除非国民党在选举前自乱阵脚,例如为了党主席选举激烈争斗而内讧、甚至分裂等状况,否则2022保住“执政”14县市,甚至再抢下台北市等部分县市的机率不低。
正因下任党主席极可能于2022年立下“领军”之功,意即2022年选后因败选下台的可能性极低,反倒可继续主导2024“大选”的游戏规则,这就涉及下任党主席打算在2024坐轿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或愿意审时度势,担任造王的抬轿者?这也是国民党虽已落到必须举债度日,仍有人对主席宝座虎视眈眈的原因,也是党内有人非常忧虑为了主席之争而内斗,积极在台面下沟通、为各方献策的症结。
对于党主席改选,目前除了江启臣已展现连任企图心,朱立伦、连胜文也未断念,还有与韩国瑜密切、全台跑透透的周锡玮,以及被韩国瑜说动参选党主席,却进一步提前宣布争取参选2024的赵少康,都使选情更加复杂。
其中赵有没有机会参选主席,必须先看中常会有无修改党主席作业细则,拿掉“入党1年”的规定;由于组发会主委李哲华已表明“党主席选举细则将比照过往,不必重拟,修不修是中常会权责。”因此中常会恐成角力战场。
赵是否参选主席,将牵动朱连周、甚至韩是否参选主席;虽然赵已表明“不会运作中常委改细则”,但是否有人为使赵能参选而主动运作改细则?将是主席选举中,各路人马纵横捭阖极重要的观察指标。
来源:华夏经纬网 看看新闻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台海网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