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疫苗援助不容“滤镜式”抹黑

中国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庄重宣示。中国言出必行,正以实际行动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和支持,努力帮助这些国家早日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

目前,中方已向53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经和正在向22个国家出口疫苗。中方加入并支持“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决定向“实施计划”先提供1000万剂国产疫苗,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急需。中方还支持和协助其他国家在华或在当地加工、生产疫苗产品,助力提升全球产能。

然而,正当中国努力促进疫苗公平分配时,一些西方政客又“按捺不住寂寞”,给中国助力他国抗疫加上“政治滤镜”,抛出所谓“疫苗外交论”,称中国援助他国疫苗,目的是扩大政治影响力。

西方政客此类闻“中”起舞的行径已不稀奇。从“病毒起源论”到“口罩外交论”,再到“疫苗外交论”,戴着有色眼镜,对中国贴标签,甚至编造耸人听闻的故事,以寻求“热度”和关注。在他们短视自私的视角下,这类行为“性价比”似乎很高。

其实,对于西方政客的惯用伎俩,中国早已当笑话看待。但国际抗疫合作不同于其他,西方政客将政治考量凌驾于生命和科学之上,把一场共同挽救生命的接力赛跑视为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其行为是对中国疫苗研发科学家和医卫人员的极不尊重,极大阻碍国际社会建立互信、形成合力,这无异于在窃取世界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中国援助他国疫苗的坚定决心,源于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方开展新冠疫苗国际合作,从不谋求任何地缘政治目标,从不盘算获取任何经济利益,也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如果硬要说中国希望通过共享疫苗来拓展什么影响力的话,那就是拓展国际合作抗疫精神的影响力。如果硬要把中国的疫苗比作什么武器,那就是抗击病毒、捍卫生命的武器,是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及相关研究人员对中国的肯定评价,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高官以“带头接种”的方式为中国疫苗投下信任票,运往海外的中国疫苗不断装箱……这些都是对污名化中国抗疫的种种歪理邪说最好的回应。

病毒不分种族、国界,只有开展疫苗合作才能战胜疫情。个别西方政客应放弃杠精逻辑,停止对中国的攻击抹黑,制造“政治病毒”只能留下历史污名。一些西方媒体应恪守职业操守,杜绝传播虚假新闻和意识形态对立言论,避免沦为政客们的“工具人”。

【新闻链接】

外交部:春节期间中方向7国交付了新冠疫苗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温馨、伍岳)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8日说,春节期间,中方对外提供和援助新冠疫苗的脚步也没有停歇,向津巴布韦、土耳其、秘鲁、摩洛哥、塞内加尔、匈牙利、阿联酋等7国交付了疫苗。中方将继续同各方加强在疫苗、防控等各领域合作,为夺取全球抗疫斗争最终胜利作出中国的贡献。

华春莹是在当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

华春莹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指出的,没有比人民至上更重要的原则,也没有比生命至上更优先的考量。中方言出必行,一直在切实践行习近平主席的重要宣示,致力于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她表示,中方率先加入世卫组织“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积极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合作,共计100多个不同国籍的超过10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中国加入并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应世卫组织请求,中方决定向“实施计划”先提供1000万剂国产疫苗,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急需。中方已向53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中方支持有关企业向急需获取疫苗、认可中国疫苗、已授权在本国紧急使用中国疫苗的国家出口疫苗,已经和正在向22个国家出口疫苗。同时,中国积极发挥产业链优势,支持和协助其他国家在华或在当地加工、生产疫苗产品,助力提升全球产能。中方决定参加维和人员新冠疫苗之友小组,并向联合国维和人员捐赠疫苗。

华春莹说:“春节期间,我们对外提供和援助疫苗的脚步也没有停歇,向津巴布韦、土耳其、秘鲁、摩洛哥、塞内加尔、匈牙利、阿联酋等7国交付了疫苗。匈牙利等多国领导人到机场迎接,对中国援助和提供新冠疫苗表示衷心感谢。”

华春莹表示,在各国政府、企业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新冠疫苗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研发和生产,但也存在亟须解决“产能赤字”和“分配赤字”的问题。各方应该携手抵制疫苗“民族主义”,促进疫苗公平合理分配,尤其是实现在发展中国家包括冲突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中方开展新冠疫苗国际合作,就是让新冠疫苗真正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中方将继续同各方加强在疫苗、防控等各领域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夺取全球抗疫斗争最终胜利作出中国的贡献。”华春莹说。

津巴布韦开始接种中国疫苗,副总统奇温加率先接种

新华社哈拉雷2月18日电(记者张玉亮)津巴布韦卫生部门18日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国各地一线医护人员和机场、口岸等高风险场所的工作人员成为首批接种人群,开始接种由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

津巴布韦副总统兼卫生部长奇温加18日来到首都哈拉雷的接种点威尔金斯医院,在接受新冠病毒快速检测后,接种了中国援助的疫苗并领取接种证书,成为津巴布韦首位接种者。随后,卫生部副部长曼圭罗等官员和威尔金斯医院的医护人员陆续接种。

奇温加在接种疫苗后对媒体说,中国向津巴布韦援助了20万剂新冠疫苗,他和其他卫生官员率先接种,就是为了展示津政府对这批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疫苗充满信心。他说,更多新冠疫苗将陆续抵达,全国民众将分阶段获得接种机会。

奇温加呼吁民众积极接种,指出这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他还提醒民众,接种疫苗后仍需遵守防疫规定,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

由中国政府援助的新冠疫苗15日清晨运抵哈拉雷,是这个南部非洲国家获得的首批新冠疫苗,可满足10万人、每人2剂的接种需求。据介绍,津政府还向中方购买了一批新冠疫苗,预计3月上旬运抵该国。

津巴布韦正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的严重威胁。为应对疫情,津政府已筹集1亿美元资金用于采购新冠疫苗,计划为全国60%的人口免费接种。

栏目主编:张武

本文作者:新华每日电讯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