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孤独大臣”上任,真能解决“孤独”吗?

日本首相菅义伟日前任命了日本首任“孤独担当大臣”,以努力减少本国居民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孤独大臣”坂本哲志还被要求共同应对日本自杀率上升等社会问题。

资料图:一名老人从日本东京的“多功能”健康便利店前走过。新华社记者钱铮摄

2020年9月菅义伟成立内阁时,坂本哲志首次进入内阁。今年2月19日,内阁正式设立“孤独与孤立对策应对办公室”,坂本正式披挂上阵,他将面临什么?

1

日本文化中有个很重要的理念叫做“侘、寂”,也是日本美学的精神内核。所谓“侘”,是指摒弃一切加工雕琢、崇尚平淡简朴、清心寡欲的心态。所谓“寂”,含有不被外界打扰的“静”的含义,也更多地被引申为独处、孤寂、寂寥的精神世界。

对于能在凡俗世间平静地独处、享受独处的人来说,其体会到的也许是“孤寂”之美,但对于那些与人交流甚少,无人关心,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人来说,“孤寂”就成了实实在在的孤独与寂寞。

日本社会还有两个重要的文化理念,一个是“迷惑”(不给他人添麻烦),一个是“建前”(重视礼貌礼仪)。

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能给别人添麻烦”——孩子不应该大声哭泣,公共场合不能大声说话,甚至不能打电话……处处张贴的提示信息难免让人们的各种言行都要谨小慎微。

这一方面被认为是日本国民素质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使许多日本人压抑自己的个性,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体会。一旦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死扛”,不给他人添麻烦。

日本人崇尚的“建前”一方面被认为是重视礼貌礼仪,另一方面也被认为是表里不一。朋友问候是“建前”,甚至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也有“建前”。

日本人不是很重视血缘关系,而且把“内”“外”区分得十分清楚,对“外人”很少说出心里话。这样一来,即使表面上你好我好一片和谐,但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知心朋友少之又少,甚至除了家人就再没有可交流的人。

2

在日本,严重的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中小城市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挤入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发展,留守家乡的只有“空巢老人”。特别是福岛、宫城、岩手等曾遭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袭击的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更快。由此,“孤独死”早已成为老人们直面的社会问题。

由于日本对“孤独死”尚未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或定义,因此全国尚无统一的统计数据。“孤独与孤立对策应对办公室”的首要任务就是排查全国“孤独”人口的相关数据。

大阪府警察总部根据多年经验,认为符合“非他杀、没有人照顾而死在屋内、死后2天以上才被发现”这3个条件的,可被认定为“孤独死”。其2020年1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大阪府有2996人属于“孤独死”,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为71%。从性别上看,男性死者是女性的3倍。大阪府警署还分析称,男性“孤独死”比例高的原因之一,是“人际沟通”的频率极低。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2017年实施了“有关生活及相互支撑的调查”。结果显示,15%的高龄男性平均2周才进行1次对话,身边没有可以交流的人,因此在陷入紧急情况需要救助的时候,很可能陷入“无依之地”,孤独死去。

陷入孤独状态的不只是空巢老人,一些本应充满活力的日本青少年,内心深处也深感孤独。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1年公布的自杀者数据,2020年日本中小学生自杀人数达479人,较上一年增加140人,创下历年最高纪录。其中小学生14人,中学生136人,高中生329人。高中生特别是女高中生2020年自杀人数是2019年的两倍。

日本文部省分析称,虽然青少年自杀的动机各不相同,但较多集中在暑假即将结束之时,“升学问题”“学业问题”或许是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坂本哲志在2月24日的记者会也上表示,对于日本中小学生自杀人数如此之多感到震惊,将尽早推进综合性对策。

另据日媒公布的2007年联合国针对25个世界发达国家中的15岁以上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数据,三分之一的日本青少在被问及“是否孤独”时,均表示“孤独”,这个比例在25个发达国家中最高。

日本中小学学生感到孤独是有原因的。

在日本,各种校园霸凌事件频发,政府、学校有关防止欺凌的宣传收效甚微。校园霸凌不仅是行为上的欺负,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歧视,这种歧视导致一些中小学生要么转学,要么干脆不上学。

日本家庭中的虐童事件也频频发生。据日本警察厅数据,2020年全年,日本共有约10.7万名18岁以下青少年遭受虐待,这是首次1年之内超10万人。日媒称,这种虐待不仅是身体上的,有73%的儿童遭受的是长期的心理虐待——家长对孩子言语粗暴、孩子目睹家长的家庭暴力后心灵遭到创伤等。

日本成年人的压力、孤独感也非常大。

2月25日,日本福冈县警察在该县饭塚市一座公寓内发现一名9岁男孩遗体,次日,在鹿儿岛市一家旅馆,该男孩的父亲又将其3岁的弟弟和2岁的妹妹杀害后留下遗书,跳楼自杀,摔成重伤。

这不是第一起日本家庭殉亡事件。2018年9月26日,日本东京都文京区一名男子回家时发现妻子带着3个孩子自杀,最小的女儿还不到1岁。日媒报道称,该男子向警察表示,妻子可能对家庭经济状况过度悲观从而萌生了自杀念头。其邻居表示,从未见全家人一起外出,甚至连他们生了宝宝邻居都不知道。

日本虽然是发达国家,但仍有很多难以想象的“贫困人口”,他们基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氛围,宁可饿死也不希望邻居或朋友知道自己有多困难,也不会求助于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3

日本经济开发协力机构针对3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与家庭以外的人基本不交流”、处于“社会孤立”的人群,日本占15.3%,比例为最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政府不断强化“自律”,强化“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会、交流”等,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交流就更少了。

日本已经有很多的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给孤独人士送去关心,但一次两次的志愿者陪伴、交流,并不能解决孤独问题。

对此,菅义伟在2月25日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不愿看到的孤独问题正在不断显现,如何构筑在多样化的社会联系中相互支持、共同生活的不孤独社会极其重要。”

当下的日本,是一个每年人口自然减少40万的少子老龄化社会,如果健康人群的“孤独”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自杀人数恐将继续上升。看来,“孤独大臣”的任务注定不轻松。

更多内容,请关注将于2021年3月2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6期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环球 郭丹

文字编辑:刘璐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