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近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完全依赖引进到原创精品推出海外的过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今年尤其关注“游戏出海”这一话题,“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特别是自主研发游戏出海相较国内市场增速更加令人瞩目。”
作为第19届chinajoy的主要活动之一,2021国际游戏商务大会7月28日在虹桥商务区举行,大会高峰论坛聚焦出海市场,围绕“中国游戏全球化之路的创新探索”这一主题展开对话。
据《2020-2021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作为中国游戏和电竞产业的高地,2020年上海游戏产业的国内销售收入超过99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上海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超过29亿美元,增幅超过50%,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业内认为,2021年,我国游戏市场将持续增长;其中,海外市场、超休闲游戏等领域将获得高速增长,ip价值也将进一步放大。
“我们调研了中国、欧美、日本这三大游戏代表性市场,亚太主要地区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区域内用户的文化认知、生活方式、用户习惯,跟中国有比较多的相似点。”
上海益世界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林芸说,在公司发行的模拟经营类游戏的出海过程中,亚太区域是主要的发力点。“海外发行过程中,深度本地化是重要因素。”她进一步介绍,游戏出海过程中,还邀请了当地玩家体验,“要基于当地市场和习俗开展活动,以此增强玩家的沉浸感和归属感。”
无独有偶,根植于上海的沐瞳科技有限公司也将东南亚市场视作游戏出海的机遇。“东南亚年龄结构主要集中于青壮年用户,具有一定的人口红利。从硬件来说,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也有很多中国手机厂商把东南亚作为出海的第一站,这为游戏出海提供了便利条件。”公司发行制作人蔡旭威说,游戏本地化对于玩家的沉浸式体验非常重要,“我们在东南亚刚上线时,本地化满意度只有60%,后续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本地内容的提高后,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这对游戏用户的留存有很明显帮助。”
根据游戏出海的这一趋势,为沪上游戏企业保驾护航的服务平台,也在虹桥商务区落地生根。
去年,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北虹桥创新中心在嘉定江桥揭牌成立,基地借助“外高桥-北虹桥”的双桥模式,通过政策叠加和服务集聚的优势,联合打造在虹桥商务区内的全球数字贸易港承载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30多家游戏及相关的企业落户北虹桥创新中心。
在去年的国际游戏商务大会上,“千帆计划”正式亮相,为游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版权服务、出海保障、战略研究和贸易渠道等多方面服务。“今年,基地又细化了针对游戏版权内容和数字创意文化内容的服务方案,未来将不断优化‘千帆计划’服务内容,提升版权服务能级。”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运营机构总经理任龙介绍,接下来,基地将继续联合张江公证处和各大律所,除了搭建维权服务中心外,还计划联合各个垂直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平台,共同探索制定数字版权交易的相关标准,推动数字版权交易的信息公开透明、法律文本的规范等工作,为版权的有效交易提供标准化服务支持。
2021国际游戏商务大会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共同主办。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张熠
文字编辑: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