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黄德宽:这项研究迎来“最好的时代”,“坐冷板凳”的精神不能忘

古文字学者应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展现汉字文化的蓬勃生机?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带来了他的思考。

“冷门绝学”其实有生机、有温度

上观新闻:在一部分人看来,古文字学是一门冷门学科,甚至是一门“绝学”。为何您却认为,这是一门有生机、有温度的新兴学科?    

黄德宽:古文字学研究的对象是上古的东西,这门学问的起源非常早。一提到古文字学就让人联想到冷门“绝学”,实际上说的是它的难度,做的人少,怕它传承不下来。    

随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后人比汉代人看到了更多更早的文字。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周易》等一大批珍稀文献。上世纪90年代,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老子》《缁衣》等多种战国时期的竹书。近年来,上海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从海外抢救回来了多批战国秦汉竹简,其中既包含了中华核心经典,也有大量未曾传世的佚书。考古单位也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文献资料。还有历年发现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数量多达两万余件,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商周历史文化内容。这些出土文献新材料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上古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内容都属于首次发现。    

随着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古文字学这门古老的学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辟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学术精神的新学科。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古文字学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因而充满生机,发展前景广阔。    

上观新闻:您一直强调,如今的古文字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如果只懂得古文字,做不好这门学问。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也有类似论断。一个合格的古文字学研究者,究竟要具备哪些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黄德宽:古文字学是一门“既专且博”的学问。它研究的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字,这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对一个字根本无从辨认、分析。    

同时,它很“博”。除了文字学的知识,还要对上古汉语有了解。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如果脱离语言环境,只从文字本身进行分析,很可能会出现错误。而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也要对历史学有所涉猎。古文字的书写方式、篇章组织、文本流传问题,又涉及文献学。此外,很多文献都从地下出土,要整理、鉴定这些文物,光有古文字和古文献经验还不够,要具备一定的考古学知识,还要借助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市民在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中参观刻有甲骨文的卜甲。  新华社 发

上观新闻:这些年您一直在从事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的研究,现在正主持清华简的研读工作,是否也用到了上述的“十八般武艺”?    

黄德宽:是的。清华简并非科学考古发现的,而是2008年从海外文物商那里抢救回来的,所以它们面临的第一个质疑就是究竟是真是假。对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全都不得而知。当时,清华大学成立了由李学勤、裘锡圭、李伯谦等先生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大家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一致认为这批竹简上的文字书写风格是战国时期的,从内容来看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古书类文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这还不够。为了印证这一论断,2008年底,清华对这批竹简中的无字残片标本进行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后,得到的数据为公元前305加减30年,即战国中晚期,这与学者鉴定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专家还对竹简残片的含水率做了测定,结果是400%,这是曾经在水中浸泡千年才有的结果,现代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后来,随着对这批竹简整理研究的深入,把残章断简一片片拼起来,根据文字记载的内容进行综合判断,证明它的价值极其重大,绝不可能是造假之物。    

经过一系列研究和检测综合判断,毫无疑问这批竹简是战国时期的真品。十多年来,在李学勤先生奠定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专家们经过艰苦努力,迄今为止,已经整理发布了10辑研究报告,每一辑报告的发布都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并带动了相关学科研究的开展。今年,我们马上就要发布第11辑研究报告,大家对此都非常期待。 尤其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

上观新闻: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强基计划”,古文字学专业被列入其中。这是否意味着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黄德宽:过去,古文字学人才的培养主要从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自身条件,分别在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等一级学科下属的有关二级学科招生培养,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百花齐放,差异明显。这种模式现在已经难以适应古文字学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次改革将古文字学列入“强基计划”,选择若干所具备条件的高校,从本科生抓起,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的培养模式,是对古文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将为加强我国古文字研究力量、积聚后备人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上观新闻:今年6月,清华大学首届“强基计划”古文字学专业举行了开班仪式。这批学生是怎样选出来的?    

黄德宽:学校考虑到高中生进入大学直接学习古文字学可能比较困难,所以先让学生们上了一年的课,了解相关内容,随后由日新书院文、史、哲三个专业本科生在一年级末进行双向选择,择优遴选组成现在的古文字班。    

开班仪式上,一位学生代表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他回顾了自己与古文字学结缘以及逐步萌生学习兴趣的历程,并表达了自己坚持这个专业的原因和对未来的畅想。从他和其他同学身上,我感受到了清华学子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和担当精神。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个人的生活幸福、更好的工作,大家也不会选择这个专业。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一定是出于内心召唤和深层思考的引导。    

开班仪式上的合影。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上观新闻:您觉得,从事古文字学研究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黄德宽:其实做学问,不管是古文字学还是其他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品质,这是相通的。我认为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首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切的热爱和崇敬。没有热爱与崇敬,很难真正献身于这份事业。    

其次,在学术上要有奉献精神,尤其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研究古文字学不是为稻粱谋,也不是为一己之利,它是一份清苦、艰难的事业。如果耐不住寂寞,不甘于坐冷板凳,就难以坚持。    

还有就是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善于吸收多学科的知识。不要以为古文字学就是枯燥、死板的咬文嚼字,要在古文字学领域有所突破,必须要打开眼界,博采众长。青年学生还要有国际化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责任。    

上观新闻:对青年学子来说,老一辈学人的优良作风和家国情怀也是激励着他们前进与成长的动力。    

黄德宽:是的。我们的老一辈学者都是数十年孜孜以求、心无旁骛地治学,他们的自觉担当影响了一代代青年学子。    

清华大学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时,李学勤先生已经75岁高龄了,为了清华简的整理研究,他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带着一群年轻人从无到有地干起来。后来他生病入院,在病床上依然心系研究,通过口述来写文章。他的治学态度和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今年4月17日,在清华蒙民伟人文楼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内建成的李学勤先生纪念室正式揭牌。中心还设立了“李学勤出土文献基金”,以奖励投身于出土文献学习研究的优秀青年学子。我想,青年学生的治学品格,需要教师们平时的言传身教,需要老一辈学人治学精神的滋养,更需要他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去砥砺磨炼。

黄德宽

1954年生,安徽广德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语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学部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语言学科召集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吴越

文字编辑:吴越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