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发布了好政策,企业还是不知上哪找!代表:建一站式双向沟通渠道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政府如何当好“店小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昨天(27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关于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记者了解到,自《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来,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积极提质增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国家发改委今年公布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上海在全国80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让政务数据共享、流动起来

   “一网通办”“一表申报”“一件事”“一站式”已成为政务服务的常态。“调研中我们发现,本市登记财产手续优化了,企业实现房屋买卖转移登记立等可取,规资、房管等部门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现场办结、只跑一次,大大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感受度。”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崔明华说。 

“便利化制度措施在不断丰富,但也有企业反映,有些政务数据共享还不顺畅。”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戴柳说,市人大财经委在部分区调研发现,企业反映市、区两级系统数据未完全打通,部分事项办理需要“二次录入 ”;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使用仍有障碍,政务信息共享和互认需要进一步推进。调研还发现,政务数据共享效率不高,存在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部分行政机构归集数据较慢、行政机构业务数据库与资源管理平台之间的实时连通和同步更新不及时、行政机构获取其他政务数据的程序和技术要求比较繁琐等问题。

如何让数据共享、流动起来?戴柳等建议,市政府办公厅和市大数据中心应当进一步加强政务数据集中统一管理,提高数据共享质量,推动数据融合应用,简化程序,充分赋权,满足行政机构对各领域政务数据的共享需求,形成良性供需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数据归集、治理和应用的各项规则,促进数据流通和共享。

如何倾听企业难点、堵点、痛点

“如何服务好企业,当好店小二,这是一篇大文章。”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苏明谈到,最近几年上海出台了不少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但不少企业反馈,政策很多,但是企业的知晓度不高,了解范围有限。这一头,宣传网站发布了非常好的政策信息,可那一头,企业还是不知道到哪里找。

 “对市场主体诉求的倾听和回应还不够。”戴柳说,市人大财经委的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反映在遇到涉及跨部门跨领域的政策解读不清晰、执行不到位的时候,缺少统一权威的解决问题渠道。国家发改委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测评结果中,也将“未有效倾听企业难点、堵点、痛点 ”作为上海需改进的一项问题。企业还反映了政策宣传渠道不多,政策信息获取不便,政策解读不及时、不透彻等问题。

苏明等建议,探索建立面向企业的综合性、一站式、双向沟通的渠道。从政府这边来说,要建立一个整合性的政策发布解读渠道,让企业能够通过这个渠道及时了解面上政策以及相应的解读。从企业用户这头来说,这个平台应该具有反馈功能,让政府能够及时倾听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了解企业的需求、困难和问题,以便更好服务他们。 

“破产难”“注销难”怎么解

“上海在办理破产领域的案件审结用时明显缩减,重整、和解成功率也在稳步提升。”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刘正东说,“从管理人的职业角度来说,我们有三个比较明显的感受度,一个是破产管理人的身份明显得到了认可,第二个是管理人财产查询工作明显便利了,第三个是妨碍破产管理人履职的情形明显减少,这都得益于这部条例。”

 “本市办理破产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和优化,但实践中也有企业反映办理效率不高,办理不够便利,影响了企业的体验度和获得感。”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主任委员陆民说。调研也发现,在企业破产方面还存在破产案件的管辖规定和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审理周期较长,破产工作的府院联动机制有待加强,破产企业财产解封和中止执行的程序要求不够具体明确等问题。

“注销难”也依旧是企业反映的一大难点。调研发现,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企业退出市场的一般流程周期长、条件多、程序复杂, 在解散、清算、注销等环节都存在堵点;实践中,企业退出与企业债务清理、注销申请人的主客观意愿等问题交织。现行制度较为单一,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注销难”问题,亟待制度创新。

“对标更高标准,进一步提升办理破产工作的效率。”陆民等委员建议,充分利用浦东新区法规的立法优势,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重要作用,积极研究注销和破产领域地方立法,在简易注销、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和快速审理、破产财产的及时解封、执行转破产的程序衔接等方面探索制度创新,着力缓解企业退出市场的“堵点”。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王海燕 方雨斌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解放日报记者 孟雨涵 摄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