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卷轴垂幕的中式庭院静静聆听经典古琴曲《流水》和《梅花三弄》、在由鼓构建而成的“军营”感受激昂的《秦王点兵》……作为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整体文旅项目“海上生民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0月1日,由演艺大世界核心剧场之一的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与幻维数码联合主办的“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将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四楼“乐∞(乐无穷)”艺术新空间正式开展。展览将持续6个月,至2022年4月1日结束。
在12米长的纱幕投影和背后悬吊的由多种乐器构成的国乐概念艺术装置空间,见思想之源流。
这也是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文旅融合的一次创新探索。9月28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探营,先期感受融合沉浸式国风展陈及新锐交互影像的数字媒体“新国乐”艺术体验空间。
科技与国乐的一次全新“碰撞”
随着音乐厅室内外越来越多的艺术空间被打开,位于四楼的“乐∞(乐无穷)”艺术新空间迎来“科技”与“国乐”的全新碰撞。
“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以“新国乐”为题,灵感取材自《礼记·乐记》,选取了包括高士、侠客、将士、佳人、智者在内的五种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的人格意象,作为五种不同的国乐情绪解读,表达五种有代表性的生命态度,构建五个情绪氛围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五个展厅分别对应一种人格意象,并采用相应的民乐乐器和民乐曲目呈现主体情绪氛围。当观众依次步入五个空间,结合了音乐、全息等交互体验不断被触发,营造出一个真正“沉浸式”国乐体验空间。
走进展厅,浓郁的国风氛围扑面而来。第一个展厅用古琴指代高士,见内心之高远。在古琴曲《流水》和《梅花三弄》的乐曲旋律中,中式亭子四边向外放置四架互动古琴,联动卷轴垂幕影像,并进行灯光渲染。进入庭院,四面悬挂大型“画卷”,伴随沉静悠远的古琴声,画卷中流水如瀑,为静谧的“抚琴亭”烘托出禅意的氛围。走入亭中,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和“焦尾”分别放置四边,端坐琴前,抚动琴弦,面前的画卷呈现影像变化。
在经典古琴曲《流水》和《梅花三弄》的乐曲氛围中,“抚琴亭”联动卷轴垂幕影像,构筑了一幅丰盈而生动的古风国乐画卷。
第二个展厅中,一文一武两名侠士比拟民乐中“文”和“武”的理念。以詹永明的《听泉》和李胜男演奏的《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为创意出发点,成片的竹林构成沉浸式影像空间。游客行走在大面积竹林中的小径上,仿佛置身武侠场景,随机体验江湖中的文人悠然自得或侠客刀光剑影的两种氛围。
以詹永明教授的《听泉》和李胜男老师演奏的《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为创意出发点,成片的竹林构成沉浸式影像空间。游客行走在大面积竹林中的小径上,仿佛置身武侠场景。
第三个展厅用鼓和将士的意象重合,见沙场之斗志。展厅中,以鼓为核心元素进行造景,敲击互动装置,联动鼓面投影内容。观众进入由鼓构建而成的“军营”,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基于绛州鼓乐团的《秦王点兵》为主体音乐的沉浸式沙场元素鼓空间秀演,感受以鼓乐为代表的激昂画面,还能按照提示互动,在击鼓的同时体验将士击鼓号令大军的震撼。
进入到由鼓构建而成的“军营”,可以通过观看基于绛州鼓乐团的《秦王点兵》的主体音乐,沉浸式沙场元素鼓空间秀演,感受以鼓乐为代表的激昂画面。
第四个展厅着重呈现古筝、阮、二胡、羯鼓等更为亲民的民乐元素。展厅中央,巨大的扇形屏幕构建起沉浸式投影秀空间的主体,屏幕上,为这次展览而“生”的古装“鬼马小妹”,穿越山峦、流水、亭台、水榭等古风场景,分别使用笛子、古筝、阮、二胡、羯鼓5种民乐乐器演奏,最终形成多种乐器协奏的大合奏。
在第五个展厅,乐器组合概念装置(模型)和纱幕影像内容叠加,配合灯光渲染,形成美轮美奂的视听感受。当游客靠近纱幕,“悬浮”的乐器上呈现诸子百家的一系列“金句”以及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音乐理念记录,形成整个展览的思辨总结。
艺术与文旅的一次全新“融合”
拥有91年历史的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有着上海“城市客厅”之称。除了是上海的地标式文化景观,它也见证着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如今,在为观众提供高质量演出的同时,上海音乐厅始终积极拥抱科技发展进行跨界尝试。此次文旅项目及展览创意总监章喆说:“‘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是我们在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空间里的一次新尝试。在上海音乐厅这座91岁的欧式建筑里,我们用独特创新的表现方式融入民族音乐与国乐文化,希望让更多人能够用一种沉浸式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国乐魅力。”
“鬼马小妹”穿越山峦、流水、亭台、水榭等古风场景,分别使用笛子、古筝、阮、二胡、羯鼓5种民乐乐器进行演奏,形成多种乐器协奏的大合奏,展现充满想象力与生命力的奇幻视觉演绎。
如何拉近国乐与年轻人的距离,也是策展方努力的一个方向。展厅中,代表“佳人”的“鬼马小妹”,就是策展团队在调研和听取了大量年轻人意见之后专门为本次展览打造的。展方还为观众细心设计了与“鬼马小妹”合照的打卡拍照程序。可以说,“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以独有的现代科技体验打破国乐鉴赏门槛,向全年龄段观众敞开大门,构建出一个听觉、视觉、触觉的多维度艺术空间。
“最科技前沿的沉浸式影像和多媒体交互技术融合,通过新媒体技术把国乐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国乐在年轻群体中的普及推广,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说。
为展览创作的文创及周边。
除了“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10月20日至11月11日期间,由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与上海民族乐团联袂出品,幻维数码参与制作的 “海上生民乐”驻场演出、“光音故事”大型3dmapping墙体秀等系列演出与活动,也将陆续和观众见面。届时,这座“宝藏建筑”将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方靓表示,“特展、驻场演出、墙体秀构成了整体文旅项目‘海上生民乐’的三大板块,它们将共同讲好国乐故事,把国乐艺术更好地传递给大众。未来,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希望通过更多元的文化打开方式,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烙下更丰富的文化身份和印记。”
栏目主编:李君娜
本文作者: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