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认知症专委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沪召开,邀请有关单位代表、嘉宾共同讨论、交流、分享认知症照护实践经验。会上,《上海市认知症防治照护支持手册》及《上海市认知症照护优秀案例汇编》正式发布。
对认知症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并介入可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诊断的第一步,是找到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服务的医院和医生。尽管目前在上海很多大医院都开设了记忆门诊寻求专业的帮助,但仍有不少家庭不知道去哪里寻求专业的帮助。
对此,《上海市认知症防治照护支持手册》在认知症电子地图的信息基础上整合了三级医院记忆门诊、精神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9大类服务资源,汇集各类服务机构的简介、地址、照护特色等实用信息,用来帮助认知障碍、记忆丧失或痴认知症的个人和家庭快速便捷地了解医疗救治、营养康复、生活照护以及社会援助等信息,最大程度上帮助认知症患者及其家庭解决各类实际照护问题。
除了防治,对于家属和护理员来说,针对认知症的照护也是一项不小的考验。为了分享可复制借鉴的认知症照护经验,增加认知症照护机构实践经验的沉淀和积累,在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指导下,认知症专委会对认知症照护优秀案例开展了汇编工作,通过专家小组的专业审稿、改稿、校稿,最终形成了《上海市认知症照护优秀案例汇编》,与会嘉宾认为,这将对认知症照护实践经验的传播与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大会同期开展了2021年“大城养老 守护记忆”认知症照护沙龙活动,特邀上海认知症照护机构、友好社区、医疗、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家展开讨论交流,与现场嘉宾分享了许多专业知识及先进经验。
“目前我国在认知症诊断与治疗技术层面已趋同国际水平,但由于社会公众对认知症的认知水平较低,限制了认知症诊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会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黄延焱教授认为,今后要扩大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认知症的知晓度,系统地了解认知症疾病的复杂性。
在复旦大学教授、博导、社会医学教研室副主任王颖教授看来,在公共卫生领域有效开展社区老年人群早期筛查与早期干预同样重要。她指出,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认知症老年人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不足,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实现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顾杰
文字编辑:顾杰
题图来源:舒抒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