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首日,外滩、南京东路等上海地标景点游人如织。记者从黄浦警方获悉,10月1日,上海外滩亲水平台在18时20分达到瞬时客流峰值为6.6万人,外滩滨水区域瞬时峰值达8.9万人,全天总客流累计超61万人次。
为应对外滩等区域的大客流情况,上海黄浦警方在南京路步行街沿线采取“南进北出、慢进快出、交替开关、波次放行”等管控引导措施。通过不同路段波次放行的方式,降低区域内人流步行进入外滩的速度。
昨晚,记者在现场看到,警方在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路口采取了“雨刷式过马路”措施,以“人墙”方式相对封闭隔离陈毅广场为中心的地面区域,确保下江堤游客能快速通行离开。
而在河南中路南京东路路口,每个重点节假日出现的“拉链式过马路”如约而至——在武警组成的人墙护送下,游客安全有序地通过路口,被不少网友称为“上海的秩序之美”。
在客流高峰时段,为防止客流过度集中,黄浦警方在南京东路沿线采取远端管控措施,从河南中路开始对人流采取了波次放行的管理措施。在民警、辅警、武警等安保力量的管理和引导下,南京东路—外滩沿线秩序井然。
昨天19时30分许起,中山东一路已采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的管制措施,直至22时许,该措施解除,中山东一路重新开放社会车辆通行。记者发现,实际的交通管制时间比此前公告发布的预案,缩短了5个小时。事实上,这已成“常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尽量减少对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影响。随着智能化手段越来越多地投入城市管理运用,各类预案也从原先的“粗放型”变得越来越精细。
栏目主编:王海燕
本文作者:邬林桦
文字编辑:邬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