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能展台,一台饮料瓶智能回收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只要把塑料瓶投掷进去,就能获得相应折扣券。这些被投掷进去的塑料瓶将被赋予第二次生命,经过处理后进入下一级循环利用。工作人员身着的工作服,就是塑料瓶循环使用的产物之一,只要16个瓶子就能制造一件外套。
在本届进博会食品和农产品展区,不少展位的展板上打出了“低碳”“双碳”等字样。实际上,在如今国内推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仅是展位上的时髦看点,而是要逐渐嵌入企业生产、管理,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关键。
“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要改变商业模式,要更加创新,同时做一个重要的整合,从第一环到最后一环,每一环都要更加绿色。”有专家指出,碳中和,不只是一个目标,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以及创新的技术,持续跟踪它的实现进度。
减碳,首先要了解碳足迹。在展馆内,我们注意到,已有企业通过“低碳溯源”的方式,去掌握碳排放的基本情况。新西兰是碳足迹最低的国家,也是最早将碳中和目标写入法律的国家之一。今年,来自该国的品牌纽仕兰将“青草草饲牧场纯牛奶”带入了展馆。这是融合了牧场实景,与低碳生态全程溯源的纯牛奶。消费者扫码就能清楚看到一瓶牛奶的碳环保旅程,从源头牧场挤奶到生产罐装、运输上架全程可见。
在降低碳排放、减少碳足迹方面,不少参展企业都亮出了自己的新技术。达能所有脉动工厂,目前全部通过tuv废弃物零填埋管理体系最高级别的“三星”认证。到2022年,两家脉动中国工厂实现碳中和。预计到2025年,全部脉动工厂使用100%绿色电力,全面实现废水循环利用于绿化和道路清洁等。
来自法国的玳慕香槟决定,从今年开始,“瓶子”将是唯一的包装重点,并停止所有外包装或礼盒的生产和使用,此举在香槟行业中尚属首次。另外,目前占品牌产量15%的透明瓶将在今年停产,取而代之的是,100%可回收且85%由可回收玻璃制成的绿色环保瓶。每一瓶香槟都将拥有编号,以追踪其整个生产过程。
再到产品处理的末端,回收这一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光明乳业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牛奶纸盒回收行动。“2019年底,这一行动入驻了上海2015个社区点。今年,我们在上海地区率先试点开启奶盒回收2.0时代,拓宽牛奶纸盒回收渠道,升级丰富兑换产品。”在今年的花博会园区内,一条长78米的“上海最长观花长椅”就是由回收奶盒打造而成。
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产品从制造、使用到回收,都会需要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出现新的机会。凭借“金龙鱼”品牌闻名于国内的粮油食品集团丰益国际,产业模式已经发生深层次改变。在其展位上,一个个玻璃罐引来关注,除了小麦、糙米、麸皮等常见加工产品,还有米糠粕、果葡糖浆等许多名字陌生的深加工产品。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丰益国际研发出“水稻循环经济、小麦精深加工、大豆精深加工、玉米精深加工、棕榈油精深加工、油脂副产品绿色加工利用”等新型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带动传统农业和农产品由粗放种植向精准生产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消费者,他们在购买产品时变得更加敏感,比如这个企业是不是重视中国市场,是不是遵循着中国发展的原则或者策略。”有展商对记者表示,消费绿色产品已经成为新时尚、新潮流。这个全球趋势驱动着所有企业,不仅创新产品,还要顾及整个价值链。不仅提供产品,还要提供服务。
栏目主编:陈玺撼
本文作者:束涵 戚颖璞
文字编辑: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