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学术年会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举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解超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郭庆松教授,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身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为松分别致辞。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许玫教授主持开幕式。
与会者认为,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纳入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远景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党的意志和庄严承诺。共同富裕不仅同生产力相关联,涉及财富占有、个人收入分配、家庭生活水平等方面问题,而且同生产关系相关联,涉及社会公平正义、执政党价值取向、运行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教授指出,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新形态不是停留于头脑中的文明想象或展望,而是呈现在中华大地上的文明跃动,是“现实的文明”;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崭新的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而不是别的什么文明;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更先进的文明,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和效率优势,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美好世界提供理论与道义上的重大贡献。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认为,现代化的概念是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具有普遍的社会性、革命性。现代化不仅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层面的综合概念,也是涉及价值、制度、技术动态渐进的行为。不同民族具有各自文化特色,决定了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核。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人民福祉达到新要求,而且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达到新进展,人的全面发展达到新水平。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认为,从历史性、整体性、系统性等多个维度审视和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五个鲜明特征。第一,领导力量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现代化的全面领导;第二,发展路径新,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第三,基本立场新,一切发展理念、发展方法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四,根本目标新,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共建共享物质和精神成果;第五,社会形态新,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科学社会主义》副总编、中共中央党校郭强教授指出,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着力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首先需要实现全体人民的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尤其是做好二次分配。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理论视野》杂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秦刚教授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实际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愿望,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调动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逐步推进,逐步积累,不断缩小差距,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教授指出,共同富裕的价值立场是人本身,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是治国理政的最高价值。共同富裕不等于“共同福利”,西方国家建设福利国家,但是其私有制在解决部分个体富裕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新的贫富差距,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以世界的贫困来换取个别国家的富裕。而中国的共同富裕关注的是整体的人、全面的人和现实中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家的事,而是将惠及世界,这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超越。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何立胜教授认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全面辩证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部分人先富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次分配、劳动收入差距与财产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调节高收入与增加低收入、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与难点、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等九个关系。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鞠立新教授认为,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关系环节的同一性”理论,共同富裕机制包括了发展型、渐进型、全面可持续型、共享型、制度规则型等五个环节。通过生产关系前端、中端、终端的改革创新、综合发力、同向推动,才能有效落实共同富裕目标。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党工组成员吴解生教授作会议总结。他强调,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共同富裕的内涵、特质、任务、目标、原则和途径等。要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有机统一。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同济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联合主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之一。
(华学亭 、李芳、 高宇轩 、文婧参与观点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