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宝山区月浦镇于12月3日上午举办了“德泽鼓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月浦主题活动。1.9万名月浦志愿者中的20位代表上台接受了“最美志愿者”纪念证书。
要求职,找小艾
要求职,找小艾!在月浦,提到“小艾就业援助工作室”,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小艾,本名艾柳青,2009年成立了宝山区第一家就业援助工作室。大龄、低学历的待业人员求职无门、不会缴纳社保金,艾柳青便手把手地教他们缴金,四处帮他们留心合适的工作机会并做出推荐;年轻、高学历的居民在家待业,艾柳青便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就业观念上的误区,鼓励他们走出去。十几年来,已有近千名失业、无业的求职人员接受了艾柳青的职业指导,迈向了新生活。
“做这份工作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将心比心,把每一个走进来寻求帮助的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为他们想办法解决困难。”艾柳青坦言,21年前,她也曾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倒闭,亲身体会过失业之痛。
2000年,原本在市区内服装厂工作的艾柳青突然失业。靠着原先的手艺,她在家附近借了一间小牛奶棚,开了个为民服务亭,做些缝缝补补、改衣服的营生。干了5年多,艾柳青心里觉得“还是要去上班”,恰好当时看到社区正在招聘就业援助员,她便参加了考试、面试,成为一名专职就业援助员。
将心比心是艾柳青一贯的工作态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失业、无业人员,她会认真地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为他们提出中肯的建议。
社区居民小王(化名)一家三口的工作落实,都得益于艾柳青的帮助。小王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本想着在家门口就近找份工作,无奈一直没能成功。见到小王的第一面,艾柳青就劝她要把眼光放长远,先把该考的教师证考出来,随后不要怕走出去。为了让小王在面试中得到考官的认可,艾柳青还建议小王提升个人形象,“小姑娘面试幼师,着装上不能太花哨,最好理个发再画个淡妆,清清爽爽。”在艾柳青“妈妈般”的指导下,小王最终在浦东找到了一份幼儿教师的工作。多年前,小王的父亲母亲也是在艾柳青的帮助下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肯花时间”是大家对艾柳青工作方式的一致观察。这些年来,为了帮助失业、无业人员打开心结,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她都会抽出时间一次次地上门做工作。今年1月,艾柳青光荣地从就业援助员岗位上退休,但她还是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今天上午,艾柳青作为20名2020-2021年度月浦最美志愿者之一,接受了纪念证书。与她一同上台的还有其他年龄跨度从“40后”到“90后”的月浦志愿者。
“月浦文明大篷车”鸣枪发车
活动上还揭晓了5大入围月浦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扶持计划的公益项目。来自环保、应急教育等领域的项目负责人面向观众,进行了简洁、精彩的ted演讲。11月中上旬,月浦镇启动“德泽鼓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扶持计划公益招投标,共有来自全市30家社会组织和企业的42个项目申报参与评审。经过初审、复审、终审,5大项目脱颖而出。
“月浦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 带着我所有情怀/ 第一次做口罩 /头一回打疫苗/在常态化防疫年代。”随手公益、快乐志愿、心手相传,在今天的活动现场,一首节奏明快的歌曲首次在月浦唱响。这首名为《文明志愿 越来越爱》的歌是月浦镇志愿者主题歌,描绘了人人公益的志愿者日常,展示了“我从月浦来”“我为月浦燃”的志愿者活力。
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沪江教育、喜马拉雅,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上海政明律师事务所、上海安然园艺、上海缘界体育、中冶医院代表来到现场,共同开启月浦镇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团序曲。
活动现场,一辆定制款“月浦文明大篷车”格外醒目。正式鸣枪发车后,这辆大篷车将在接下来45天时间里行驶在月浦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商圈等14个点位为市民群众开放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修身项目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月浦”互动体验活动。
此外,活动还邀请了月浦镇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为市民提供政策咨询、健康检测、金融服务、公益项目展示等多样服务。在文明互动游戏区,拼图补全24字核心价值观、安全佩戴头盔比手速、小狗拴绳、传统锣鼓颠球等游戏以文化人、寓教于乐,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吴越
文字编辑:吴越
题图来源:月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