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喊丁俊晖退役,可想看中国选手拿世界冠军还得靠他

斯诺克英国锦标赛正在进行中,目前中国军团只剩“独苗”赵心童,曾经在英锦赛成就“三冠王”的丁俊晖在第二轮被名不见经传的萨姆·克雷吉淘汰。34岁的“中国一哥”丁俊晖状态低迷,近两年鲜有亮眼成绩,这场失利也可能让他跌出世界前十六名。很多中国球迷“怒”其不争,甚至有人喊出让丁俊晖退役。笔者不禁要问:丁俊晖真的退役了,到底谁损失最大?丁俊晖个人还是中国斯诺克?

成绩差时,称他“丁一轮”;拿冠军时,把他吹上天;这就是丁俊晖背负的十多亿国人的压力。2005年中国公开赛,18岁的丁俊晖获得职业生涯的首个排名赛冠军,自那之后他成为中国斯诺克的旗帜性人物。也是在那一年的年尾,丁俊晖一举夺得英锦赛冠军。丁俊晖的横空出世,也带着中国斯诺克冲出了国门。在丁俊晖的引领带动下,中国军团在职业斯诺克界逐渐形成声势,虽然他的状态起起伏伏,但14个排名赛冠军足以傲视群雄。

2009年、2019年,丁俊晖又两次夺得英锦赛冠军。尤其是2019年这次,是他时隔十年再次加冕英锦赛冠军,打破了2年多的冠军荒。台球皇帝亨德利一直视丁俊晖为“没拿过世锦赛冠军的史上最强选手”,当时他评价,“曾经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看到他(丁俊晖)再次赢得大赛的冠军,他在球台前看上去并不开心,似乎也不喜欢压力,但他决赛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

一直以来,丁俊晖不仅在与对手抗衡,更是在与无形的压力对抗。随着有稳定的职业收入,成家立业,直至女儿出世,丁俊晖步入家庭生活的节奏。有时见女心切,输了比赛也不再那么纠结。但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他能以更好的心态来面对比赛。

换成别的运动,丁俊晖或许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但斯诺克是一项特殊的运动,你永远不知道何时是退役的最佳时机。因为斯诺克不属于爆发力项目,更像是一场厚积薄发的耐力跑,并不是说年纪大了或身体素质下降了,就不能打球了。2018年,43岁的“金左手”威廉姆斯成为自1978年以来赢得世锦赛冠军年龄最大的球员,成就个人的第三次世锦赛加冕。2020年斯诺克大师赛,43岁的宾汉姆成为大师赛最年长的冠军。

对34岁的丁俊晖来说,现在正是他职业生涯的黄金期。目前唯一的缺憾是尚缺一个世锦赛冠军的奖杯,但你也不能说,没有世锦赛冠军,丁俊晖的职业生涯就不成功。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急不得。

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塞尔比说过,“如果你不再有求胜的欲望,你就没办法继续享受这项运动,这大概就是你需要考虑退役、考虑做些其他事的时候了。”至少丁俊晖还没有不想赢得比赛。

11月初,丁俊晖在英格兰公开赛上解释了自己多次缺阵的原因。他表示,由于防疫政策,导致一旦出国参赛,“回家之路”就会“难上加难”,缺阵完全是“无奈”。丁俊晖表示,自己已经是尽可能早点返英,参加尽量多的比赛了。

从事斯诺克运动,需要能长时间专注于训练,耐得住寂寞,丁俊晖具备这样的能力。另一名中国选手、21岁的颜丙涛目前紧随丁俊晖之后,已经在职业斯诺克界立稳脚跟,但真要说他能扛起领军人物的大旗,为时尚早。有球迷预测,颜丙涛可能成为第一个夺得世锦赛冠军的中国选手。这是美好的愿望。

笔者以为,丁俊晖的状态起伏是正常情况,需要一个周期的调整。记得2016年世锦赛,丁俊晖从资格赛打起,一路杀进世锦赛决赛,最后夺得亚军。那是他在经历了两年排名赛冠军荒、多次遭遇“首轮游”之后达到的高度。这样的经历,是其他中国选手所没有的。现在这批中国选手中,谁最有底气去拿世界冠军,还是丁俊晖。

其实丁俊晖未必需要用世界冠军来证明自己,但中国斯诺克乃至中国体育需要丁俊晖。丁俊晖一次次创造历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成绩,还在于为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突破提供模式。不依赖举国体制,如同李娜单飞后的成功之路:从金牌体育走向影响力体育,从举国体制走向市场体制。这种突破,其实从丁俊晖的初露锋芒就已经开始。没有哪个体校负责丁俊晖的训练,是家庭的发掘培养模式,激活了他的台球天赋,让他在职业体育圈的摸爬滚打中成长,成为中国职业选手的杰出代表。

随着李娜、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的退役,中国体育需要新的偶像式标杆人物,具备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品质,能成为青少年的榜样。丁俊晖成功的励志故事是他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如果他能在职业生涯再创新高,才是前行中的中国台球最大的福音。

栏目主编:陈华

本文作者:秦东颖

文字编辑:秦东颖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