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因何事发表敦促蒋介石的声明,并承诺给予支持

90年前,随着一声轰然巨响,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的一段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今年12月13日,是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时此刻,透过西方观察家的论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历时14年壮烈抗战的更多细节。

「西方低估了中国作用」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直言不讳地指出,关于二战的理解,一直未能对中国的角色给出恰如其分的说法。

事实上,中国在东方战场拖住几十万日军,消耗掉日本的破坏性能量,使之无法把力量投向其他战区。为此,中国付出的是数千万的鲜活生命和数千亿元的真金白银。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拉纳·米特认为,西方社会长久以来都低估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大作用和贡献。为了历史,为了今天,“世界应该还中国抗战一个公道”。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英国实行帝国特惠制,相继走上贸易保护主义道路。经济大萧条让日本陷入经济危机的漩涡中,加快走上了强权主义和军事扩张道路。

在西方观察家眼中,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被中国百姓赐予“不抵抗将军”称号。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日本高级将领开始筹划“以军事控制中国东北地区”。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抚顺平顶山,日军将3000名村民集体屠杀,却未激起国民党政府的抵抗。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日军进一步肆无忌惮。短短4个月,日军就强占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大好河山。在民族危急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各地抗日游击队相继成立,逐渐成为东北抗日主要的武装力量。

「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

宛平,北京西南15公里的一个普通小城,因一座石桥而闻名遐迩。这是一座用近500只精心雕刻、形态各异的石狮装饰起来的石桥。13世纪,这座石桥吸引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注意,将其称为“世界上最精美的桥梁之一”。西方社会后来将其称之为“马可·波罗桥”,也就是著名的卢沟桥。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近卫文麿首相的上台,没有治好日本的“战争狂热症”,反而将军事开支提升到了年度预算的近一半。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上传来了枪声。“剧本”还是老套路,日本兵“失踪”了,指责遭中国人杀害,要求进城搜查,被中国军队拒绝后,战斗于是打响。

远在庐山牯岭的蒋介石,竟然还尝试在日记中“换位思考”。但在他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日本就侵占了北平和天津。

毛泽东等第一时间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发表了敦促蒋介石坚定抗日立场的声明,并承诺给予支持:日寇进攻卢沟桥,实施其武装攫取华北之既定步骤,闻讯之下,悲愤莫名。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

「“在大陆失却民心的开始”」

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反抗。蒋介石却仍寄望国联调停,没有将近在咫尺的无锡、苏州等地的部队约60个师的兵力调防上海。

5月5日,错失战机的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允许日本在吴淞、闸北、江湾等地驻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在更大规模的淞沪会战中,蒋介石的几十个德式装备“虎贲师”几乎丧失殆尽。11月下旬,蒋介石意识到上海守不住后,秘密撤出上海。上海失陷,南京也将不保,他决定将军事指挥机构迁移到武汉,政府机构转移到重庆。

西迁之志虽然壮烈,西迁之路却从一开始就陷入混乱。曾任88师师长的孙元良回忆:“我们实行‘焦土抗战’,鼓励撤退疏散,然而对忠义的同胞没有作妥善的安置,对流离失所的难民没有稍加援手,任其乱跑乱窜,自生自灭,这也许是我们在大陆失却民心的开始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在接下来的6周时间里,日军进行了一场“屠杀、强奸和抢劫”……南京大屠杀发生后,时任驻柏林的美国大使威廉·爱德华·陶德写道:驻柏林的日本大使吹嘘他们已经“杀了50万中国人”,而东京高层希望西方国家不要作任何干预。

南京沦陷也彻底暴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卑劣一面。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在日军兵临城下时,先是奋勇坚守,后来崩溃突围,最终弃都逃亡,而没有考虑过要保护市民,或组织大家有序撤离。 

「民众“具有高度警戒心”」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华北成为八路军深入敌后抗日的前沿阵地。与国民党的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上下细腰涧歼灭战、七亘村伏击战等多场胜利。尤其是1940年的百团大战,歼灭日军2万多人,震惊了东京乃至全世界。

八路军战士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1940年10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在《作战记录》中记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根据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部署,发动了百团大战,“同时奇袭我交通线及生产基地”。尤其在山西,其势甚猛。袭击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的同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使煤矿等的设备,遭到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恢复建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与大量资金。

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大城户三治惊叹,“中共及其军队拥有强大的势力……他们的首脑部在长期的逆境中克服了种种困难,走过了苦难的历程,其坚强意志和智谋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据参加“扫荡”作战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作战记录记载,“支持中共的民众具有高度警戒心、巧妙的情报传递(递送式联络)、令人恐怖的谍报组织,捕捉击灭甚难”。

1945年4月至6月,国民党召开六大,共产党召开七大。在七大闭幕大会上,毛泽东强调,两个大会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

6月11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他说,这件事情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这个上帝不是别人,而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将要搬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王岩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