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之后沈龙朱,有才又低调

结识沈龙朱先生(沈从文先生长子)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七十岁,他八十岁左右。

我是九如巷张家自办家庭刊物《水》的资深读者。《水》复刊时由张允和先生主编,每期都会寄给我。允和先生去世后由其五弟寰和操持,我有两期没有收到,便向寰和索求。寰和说他已九十多岁,忙不动了,交班给外甥龙朱了。我遂函求龙朱。龙朱将手边的裕本送我,还赠复刊后《水》的光盘,我亦随手送他两本小书,我们的交情在这礼尚往来中渐生渐浓。

沈龙朱给作者的信

2011年,我到《百家湖》当编辑,见《水》中常刊登龙朱所作家族亲人们的素描作品,特别是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沈从文作的素描像传神极了。我向龙朱约稿,他为人憨厚,说他是画着玩的,羞于示人。后经不住我的“忽悠”或却于情面,便“就范”了。画作刊出后,读者反响奇好,有人赞龙朱素描的功夫不输专业人士。

沈龙朱画胡适

沈龙朱画巴金

次年,“听沈龙朱讲述沈家旧事”的《沈从文家事》出版,龙朱送我一本。当我请他签字时,他坚决不肯,他认为那不是他的作品,不敢掠美。

据我所知,龙朱受父亲和四姨充和的影响,自幼喜欢画画,高中时一度想跟表哥黄永玉学画,打算报考美院。后响应党的号召,欲以科技报国,改学工科,就读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工业大学)。

也是在《水》中,我见龙朱为晚年父母作的一幅素描。满额皱纹、一脸慈蔼的兆和,偎依在历经沧桑的沈从文的肩头飞针走线,沈从文则静静地享受着这份温馨。那是一幅绝妙的白头偕老的夫妻恩爱写照。我在某封致龙朱的信中露出一点讨画的信息,龙朱质朴又善解人意,不到一个月就为我复制了这幅作品。

九如巷张家十姐弟的杂志《水》

龙朱谦逊,热情厚道,素以助人为乐。某年,我受朋友之托,在西泠印社的拍卖会上为辨识一件20世纪30年代署名为沈从文《莫干山小志》书作的真伪,半夜三更打电话向龙朱请教,他自己吃不准,还不厌其烦地转请弟弟虎雏帮助鉴定。

不久后,因杂志停办、没有书稿联系,我和龙朱之间的音问也随之中断。我居家赋闲,以练字为乐。2020年岁末,我为曾经提携帮助过我的师友们写册页,也为龙朱写了一本,并送上一纸新年祝福。龙朱极讲礼数,收到册页后,立即又打电话又写信鸣谢,谦称自己“缺乏书法的天分,不敢以相应的作品回赠”,于是回赠一幅近作“自画像”,并表示,如果我乐意寄张照片给他,他会为我作一幅素描。恭敬不如从命,我将照片邮去,半月后他将素描寄来。画得好极了,不仅形似,而且传神。

如今龙朱年届八十八,他写信告诉我,他每天坚持游泳锻炼身体。他说他买的是年票,有时偷懒想不去,但心里老在嘀咕一天不去就“损失”15元钱,故此天天去“打卡”。真是老幽默。

2021年末,我给师友们寄新年贺卡,自然也给龙朱寄了一张。我没有附信,只把超过6厘米宽的“恭贺新禧”四个红字贴在a4大白纸上而已,且是平邮。一周后,我收到龙朱寄来的挂号信,厚厚一沓,用他拿手的空心字复我一函——

昌华先生:谢谢您!见到您发来很有创意的贺年信。我却无法以正经书法作品回应,因为我用毛笔写字实在上不得台面!只好走歪门斜(邪)道。用这种更无法登上台面的空心字来回信致谢。为了好玩,我已练了近两年空心字。却一直在低水平下徘徊。一上手就图快,小时候学毛笔字底子太差。字形不可能正规。

沈龙朱写的空心字

更令我惊喜的是,他还送我一本自印的《沈从文的部分师和友》小册子。那是他为沈从文毕生好友所绘的素描集,其中有沈从文的小学老师田名喻,帮沈从文找工作的林宰平,沈从文早年的朋友胡也频、丁玲、郁达夫、徐志摩、胡适、朱自清、巴金、萧乾等二十余位,让我大饱眼福。

我送龙朱的不过是一块砖,而龙朱回赠的却是一枚玉。真君子也!

栏目主编:黄玮

本文作者:张昌华

文字编辑:许云倩

题图来源:照片由作者提供。题图为沈龙朱画的父母沈从文和张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