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时,封闭小区里的这些人如何保障?这一方法被“揭秘”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迈向数字孪生城市,上海做了哪些探索?

如今,随着一批应用陆续推出,上海正在城市数字治理的道路上“破茧成蝶”,不断推动科技之智、规则之治、人民之力更好结合,助力城市治理理念、手段、模式创新,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数字孪生为乡村治理“画像”

嘉定区马陆镇的北管村,在上海话里听起来是“百管”。借助“一网统管”和数字孪生技术,北管村正实践着村里的事情“百家管、百姓管、管百事”。

“北管村是上海近郊较为典型的城乡结合复合型村庄。”嘉定区城运中心主任李坚介绍,该村村域面积2.67平方公里,东与宝山区接壤、南与南翔镇相邻,s6沪翔高速在村内通过。村里有近万人口,但户籍人口少、外来人口多;而在产业上,该村有优质企业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此外村里还有14个生态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30%。“对于这样体量的村来说,想要优化治理,就迫切需要数字解决方式。”

面对“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格局,嘉定区将这里定为美丽乡村“一网统管”平台试点,对北管村进行扫描式孪生建模,自动生成了包括农民新建房、沿街商铺、文化设施、生态公园等区域在内的精模底图。同时,通过区街一体化平台技术路径,将公安、卫健、水务、绿化等部门的动态数据资源延伸赋能,在底图上不断叠加本地人口、视频、重点点位等图层数据,实现了村域内各类重要体征指标的集成汇聚,为乡村治理“画像”。

“数字孪生、物联感知、结构化分析等新理念、新技术,为乡村治理带来了‘人机交互’的全新视野,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数治’闭环。”李坚说,北管村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花了大力气,重点关注河道绿化、暴露垃圾等问题。比如村域河道岸边安装的监控探头,一旦监测到河道岸边有河边垂钓等不文明现象,就将触发报警并形成处置、反馈的闭环。“只有生态好了,我们才能留住好的人才、留住好的产业。”

以“快”为要守护市民安全

作为上海最早在城市治理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街镇之一,浦东新区花木街道近年来不断尝试创新管理方式,探索用数字孪生实现高效能治理。

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都要以“快”为要。去年,花木街道有2个小区先后出现确诊病例,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数字孪生技术就发挥了作用。“尽管接到信息是在夜间,但值班同志第一时间就登录了数字孪生城市平台,将信息精确提供给疾控中心,以便连夜制定防控策略。”花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嘉宁回忆。

数字孪生城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屏幕上看到的房子、树、路灯、杆、广告牌、垃圾桶,10大类10万多个附件,与实体城市都是一一对应的。李嘉宁介绍,在系统平台上,街道可以将待封闭小区的总户数和人数发给疾控中心,供他们第一时间预判出首次核酸检测量,街道的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等也得以在小区封闭时第一时间迅速集结,加入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系统,社区工作人员还可以找到独居老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帮扶对象,在疫情防控期间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

同时,数字孪生在发现安全隐患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李嘉宁介绍,根据部署,花木街道日前开展了辖区内建筑物安全隐患和排查,目前共排查发现21种、共计705项隐患问题,涉及541栋建筑。“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都进行扫码填表,并进一步细分类别,下一步将根据隐患的轻重缓急落实责任人、时间表来推进整改。”

技术支撑于细微处见效能

去年,上海启动了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化治理项目,通过激活每一个“最小管理单元”,让正在实践的“现代治理”可以真正引领未来。

虹口区选取了“云舫小区”及周边地块作为探索试点,通过建设三维数字孪生底座,联通物联感知、视觉感知、虚实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赋能城市微观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社区日常管理中“看不清、管不过来、处理不了”的难题,从而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效率。

通过大数据分析,街道可以精准找出该区域的失能、独居老人,上门安装智能门磁、红外线感知、烟感、燃气报警器和水管家等物联感知设备,守护老人安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将信息告警至居委干部和结对‘老伙伴’的手机,督促他们第一时间上门查看,确保老人的安全。”北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蒋霜胤表示,这样的“政策找人”为社区工作人员的主动、精准服务提供了数据保障,获得了区域内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云舫小区内接入了19类1000多个物联感知设备,通过“多合一”的智能报警和自动处置,丰富了城市安全隐患发现渠道,以科技“智治”提升社区安全自治能级,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为小区的安全自治保驾护航。

据了解,在云舫小区最小管理单元数字化治理探索的基础上,下一步,虹口还将深入探索政府、企业、居民社区治理命运共同体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选取集合居住住宅、大型商业体和文化场馆设施区域作为最小单元数字化治理对象,运用城市数字孪生的技术,按照“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原则,打造更多应用场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吴頔

文字编辑:吴頔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