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10日报道,更名为“元”(meta)的脸书(facebook)公司已承认,将允许旗下脸书、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在“一定语境下”发布对俄暴力言论。这将打破meta此前定下的禁止仇恨言论政策。更为离谱的是,内部邮件还显示,meta还允许用户对饱受争议的乌克兰极右翼民兵组织“亚速营”进行赞扬,并允许发布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死亡言论。
将允许仇俄言论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俄乌冲突持续,脸书在一封内部邮件中称,将在部分国家暂时改变针对俄罗斯人和俄罗斯士兵的仇恨言论政策。邮件称,呼吁对俄罗斯士兵使用暴力是允许的,因为他们被视为“俄罗斯军方的代理人”。
邮件表示,仇恨言论政策依然禁止用户攻击俄罗斯平民,但如果发帖以俄乌冲突、支持乌克兰为语境,则可以针对俄平民发表暴力言论。
这些规则变化将适用于该公司的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用户。
对此,meta发言人安迪·斯通(andy stone)回应称,meta将“临时”允许用户发表通常情况下会被判定违规的暴力言论,作为某种“政治表达”。不过,若是呼吁对俄平民施暴的言论出现具体、可信的行动内容,仍会被禁止。
此外,该公司最新政策还允许用户呼吁“杀死普京或卢卡申科”,除非该死亡威胁包含两个以上的可信内容,比如地点、方法等。
另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是,meta还将允许用户赞扬乌克兰国民卫队旗下武装“亚速营”。
俄罗斯方面指认“亚速营”是新纳粹军事组织,对乌克兰东部亲俄民众犯下杀戮罪行。美军2015年派大约300名伞兵培训乌克兰国民卫队时,“亚速营”成员赫然在列,西方媒体当时承认,该组织饱受争议,因使用纳粹相关标志招致批评。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针对“亚速营”的“双标”也发生在推特平台。
2月28日,在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在推特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亚速营”成员在子弹上涂抹猪油,据称用于对付车臣穆斯林,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
这段视频最终被删除,但并不是由推特平台删除。该平台称,这条推文违反了平台有关仇恨行为的规则,然而推特认为,保留该推文“可能符合公众利益”。
社交平台之争
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周,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早已在社交平台上开打。
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meta25日当即宣布,俄罗斯国家媒体机构将不再被允许在其旗下任何平台投放广告或通过任何发布内容盈利。
其他科技巨头也紧随其后。
谷歌旗下视频网站优兔(youtube)、tiktok等社交媒体均在欧洲和乌克兰地区限制用户访问俄罗斯官方媒体。推特则给消息源为克里姆林宫的帖文打上标签。微软宣布不再展示今日俄罗斯和卫星通讯社的产品和广告,并下架今日俄罗斯相关应用程序。
作为回应,当地时间3月4日,俄罗斯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监督局发布公告,表示决定在该国封锁社交媒体脸书和推特。
对于meta最新对仇俄言论的政策调整,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已要求华盛顿必须就极端主义活动追究该美国公司的责任。
俄罗斯驻美大使馆表示:“脸书和instagram用户并没有给予这些平台的所有者决定真相标准、或是挑起国家对立的权利。”
不是个例
在meta官网上,有关“暴力与煽动暴力”的守则写道:“虽然我们理解,人们通常会以不严肃的方式来威胁或提出使用暴力,以此表达轻蔑或反对,但我们将移除煽动或促进严重暴力行为的语言。”
脸书公然违反自己定下的规则,早已不是个例。
《华盛顿邮报》称,过去脸书曾多次更改其内容审核规则,并且因为规则的前后不一致,甚至遭到自己的独立监督委员会批评。
比如,部分国家领导人在脸书上的仇恨言论能免于审核,但脸书从未明确哪些领导人、因何原因能够成为“例外”。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骚乱后,脸书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封号”,就未能给出明确理由。
脸书也会对部分有关暴力、死亡的煽动性言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去年,该公司告诉伊朗活动人士,在为期两周的反政府抗议期间,将允许他们发布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死亡言论。
《华盛顿邮报》还称,该公司“总体来说”尽量避免在武装冲突中“选边站”,或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规则,但“在最近的几次冲突中,它多次选择这样做”。
脸书的“双标”政策也引发外界批评。
美国罗恩·保罗研究所(ron paul institute)执行董事、外交政策评论员丹尼尔·麦克亚当斯(daniel mcadams)表示,允许在脸书和instagram上发布针对俄罗斯人的暴力煽动,这提醒人们,对他人的仇恨仍隐藏在表面之下,当局可以借助宣传机制随时释放它。
美国《国家》杂志专栏作家吉特·希尔(jeet heer)则在推特上写道:“如果你愿意在危机中改变你自己的原则,那它们就不是真正的原则。”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本文作者:裘雯涵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