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封控小区每日外卖快递2000单,何以做到“零投诉”?

一周前,位于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的一座小区因疫情临时封控。小区里有居民3000余人,所在居委会又要同时负责周围6个小区的防控事宜,人手紧缺。恰好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地在小区范围内,15名党群工作人员就地转岗,加入该小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

党支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应急维稳组、后勤保障组、核酸检测组、医疗保障组、信息采集组6个工作党小组。罗冉芳作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副主任,负责现场的综合协调工作。然而封控第一天,罗冉芳就因为快递和外卖的处置接到不少“投诉”。

“快递数量繁多、体积不一,既要安排大家有序领取、避免扎堆,又要确保大家及时领取到手,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到了傍晚,快递上的字迹有些辨认不清,领取的速度也变缓。有的居民抱怨组织得不好,也有的反映丢件、漏件,我们自己也觉得十分挫败。”罗冉芳说。

正在这时,小区门口的快递取件架后传来一个声音:“你们这么弄不对!”说着便帮助在场工作人员分拣起了快递。详细一问,原来这是一名住在本小区的快递员,只见他娴熟地将剩余的快递和外卖袋按楼道分配好,又帮忙重新梳理了货架。罗冉芳赶忙上前留住他:希望你可以教教大家怎么做。

居民满口答应,不一会儿还叫来了同住的几个快递员和隔壁楼栋的几位外卖骑手。在他们的参与下,外卖和快递从门外经过“缓冲区”消毒和分类后,再送到“分拣点”,并根据置物架上的门牌号码进行摆放。居民只需报上自家门牌号就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快递,而且自此也再没出现过丢件、漏件的情况。

这群外卖和快递小哥不仅承担起“老师”的职能,教会不少白领志愿者如何分拣快递,还自发建立起小哥“红色速递”志愿者小分队,变身常驻志愿者。他们充分用足自己职业身份的便利,和小区外的各个配送站也打好招呼,固定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将快递集中运送至小区,大大减少了小区内的分拣压力。

截至目前,小区里已经聚集起8名固定志愿者负责快递区,16名志愿者机动负责外卖和紧急封户家庭配送。就在今天,因个别楼栋出现密接后封闭,小分队的精干力量无奈都不能下楼了。好在“接力棒”已经传递下去,快递区的秩序仍然得以确保。

罗冉芳告诉记者,党群服务中心的小伙伴们也渐入佳境,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虽然条件艰苦,15名工作人员只能分住在两个会议室的行军床上,但街道还是为他们解决了一个核心诉求——安装一台热水器,方便大家洗澡。“因为安装工不能进小区,物业也没有安装方面的专业人士,社区干部就在小区里寻找到一位擅长维修的居民,为我们解决了热水器安装的困难,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情谊。”罗冉芳说。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杜晨薇

文字编辑:杜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