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市抵沪食品运输中层层消杀减短保鲜期,上海一物流平台全力调度与时间赛跑

上海的物流货运平台“斑马来拉”,在平时大约可以叫得应全国各地100万台货运车、上海地区1000多辆货运车,而在上海封控的情况下,平台调度到了上海市内难能可贵的52名司机、52辆货车。这些车、这些人,一连十来天没日没夜地奔跑,运送那些助危救困的物资。

眼看着这几天气温突然升高,平台的压力又瞬间增大,这种地面温度38℃-40℃的天气条件,意味着每耽搁一小时,哪怕用的是冷链车,装载的肉禽蛋品和蔬菜水果都会成车烂掉。此时此刻,在公司运营负责人张瑾心中,她曾经视作生命一样重要的平台的营收、投资方的期许,已然不再那么重要,她只想着快一点把物资送到急需的人手里,并且保障好货车司机的基本收入和健康安全。

紧急调度来的货运车

从全国调来食物,与保质期赛跑

物流行业,原本就是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的毛细血管,将生产、销售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特殊时期,物流行业更是一个可视作“生命补给线”的行业。原本“斑马来拉”并不碰货,只是接受企业和政府的物流订单、并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然后统筹需求发包给平台上数以万计的中小物流企业,确保点到点送达货物。自上海封控管理以来,越来越多客户向平台求助,不仅要他们送货,还希望其采购食物,送给困难中的人们。

一个个电话、一条条微信,背后不少是性命攸关的求助。首先要解决的是,车从哪里来?张瑾使出浑身解数——疫情期间,上海的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有效期只有2天,通行证上需明确车牌信息与司机身份信息挂钩,证件办理时间却是“t+1”,也就是说,当天申请办证,第二天才可以生效,但是用了两天又失效了。而通行证生效当日,80%的司机所在小区由于前一日的核酸结果有阳性,又被通知封控。最终,“斑马来拉”在上海市内可调度的货车总共有52辆。

第二件事,食物从哪里来?张瑾根本没接触过物资采购,此时被赶鸭子上架了。她联系了做采购的闺蜜,紧急联系全国各地采购食品,从周边省市采购了蔬菜、肉类、水果等物资。她很快发现,这个时候进货不算难,各地供货商因为疫情原因,或多或少都被动囤积下货品,希望尽快清库存,而且价格也不高。真正难的,是怎样尽快落地配。

还有一个问题,在运力大大减少的同时,外省市调度进入上海的蔬果肉品,在运输环节层层消杀,到达上海时所剩的保鲜期大大减短。斑马特别采购大量碎冰以延长物资保鲜期,而司机们只能用更大的工作强度弥补运力不足与配送时效紧张的情况。

送到居民区的物资

每个司机“单挑”落地配全链条

货车司机们很给力很可信赖。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运输能力,司机们安顿好家里,开好出门证明,晚上睡在车上,睁开眼睛就送货,吃三顿饭加起来的时间常常都不到半小时。他们到转运点接货、装卸货、落地配,一辆车“单挑”整个落地配所有环节。

从4月8日开始,平台接到的订单激增,统筹后发现,所有司机就位,到4月11日才能送完囤货——这是在司机昼夜接续、人均配送160单的前提下。

张瑾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市内落地配的货车,一辆车每天的运力是点到点配送50个地址,司机从早晨7时赶去取货算起,等候、交接等流程大概最快要2小时才能装完50份物资,一个个地址送出,送到小区或单位门口联络安保、联络取货,差不多凌晨1时可以送完。

在这个流程中,张瑾特别关注的是货运车司机的收入问题:“他们许多人没有固定劳动关系,挂靠在货运公司都是一单归一单计算收入。为了确保司机生计,我们平台按日给司机结算,每一个地址120元(这几天还有所上涨),按照一车配送50份的运力来算,一天净收入有6000元,但司机还要承担油费等成本,得冒着各种风险送货。”

对于网上流传的物流行业、配送人员借这波疫情加价的传闻,在张瑾看来,和她的亲身感受很不一样。她说,司机赚的是辛苦钱,而生鲜供应商,更是“几乎不可能有盈利”。

司机一直送货送到凌晨

有一股精神力量支撑团队

最近平台接到最虐心的一个订单,是为一家单位采购的一批猪肉。外省市的货运车在高速公路进入上海过关卡时不顺利,因通行证等原因耽搁了几个小时。这种情况下,等着落地配的市内货车是无法等待的,只能先交接其他车辆上的货品。等到这辆外省市货运车到达交接地点时已是深夜,无法进行配送。这几天上海气温升高,司机把空调开到最大,在车上足足等了一夜。等到第二天清晨有货车前来接应配送时,冷链车里没有卸完的肉已经变质,只能扔掉。这个损失,由和“斑马来拉”合作的供应商承担。

不只有奔波在路上的人和为生鲜食品买单的人心情忐忑。平台运营团队的十来个人,不在“一线”胜似“一线”,他们每天要调度数十家供应商、解决上百种需求和情况,有时候还要靠自己的判断力选取送货的优先级。4月9日晚间,平台接到给独居老人配送物资订单,团队立刻调度专车于次日一早配送,可是物资中油和盐的提货地址太远,根本来不及去取,司机为尽早把物资送达,自行采购后逐一进行点对点配送。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想把食品送到上海援助,但因为通行证、运送人员没有绿码等种种原因进不了上海。一头是想对上海伸出援手、一头是满车食品在高温下经受考验,一些老板急疯了,张瑾的团队一面也在帮助处理这些事,联络把物资紧急送往别的城市,以减少损失。

尽管10来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但团队成员们还是很有干劲,似有一股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平台在2020年疫情刚刚来袭时经历考验、成长成熟起来,如今在这波战役中操练,跑通了从筹集物资到长途运输到落地配的整个链条。

张瑾手里一边飞快地解决问题,脑子里也一边飞快地架构着未来新的业务方向。犹如经历过生死,她对企业使命和价值观的理解、对平台定位的认识,都有了新的变化。而前几天国家出台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顶层设计,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也正是这个行业的利好消息,促使团队充满信心,他们要发挥专长,做更有价值的事,争取为更多人带去希望。

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仓库里的待运送物资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栾吟之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