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居民就医配药难客观存在,会否主动作为、如何谋求破冰,展现着职能部门的初心使命。近日,家住崇明堡镇的黄阿姨,收到了村干部送上的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三盒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这款看似普通的药,从80公里外的华山医院心理咨询科配出,更经历了岛内岛外崇明志愿者的接力,还在崇明岛中部的中兴镇进行中转,最后才由村干部送到黄阿姨手上。
“太感谢了,我在镇上、岛上都配不到这款药,本来心理就有点焦虑,这段时间晚上更睡不好。有药了,今晚肯定睡得香!”黄阿姨拿过塑料袋后跷起大拇指,“真没想到,我们崇明老百姓只要打个电话给村委会,剩下只要在家里坐等。疫情期间,原本我要坐船去市区才能配到的‘高级药’,现在也能自动送上门,真的太不容易了!”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疫情封控期间居民就医配药难题,崇明区启动“疫期帮侬忙”行动破解配药难,在区抗疫工作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组牵头下,构建“配药直通车”全链条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职能,形成破解疫情期间老百姓“配药难、流程慢、配送难”的合力。
多部门完善顶层设计,打通配药难最后一米
如果要论配药难,上海16个区,崇明百姓多少有点发言权。在日常分级诊疗模式下,崇明居民配药很方便,普通药可以在家门口的村委会卫生站解决,也可以前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岛上的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十院崇明分院、区第三人民医院等配药。有一些“特殊药品”尤其是居民长期服用的“救命药”,则需要前往市区三甲医院才能配到。
疫情之下,上海一度全域静止,崇明岛内虽然多为防范区,但防疫手势依旧严格。普通药品,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药物,居民在家门口的卫生站就能轻松配到,但老百姓口里的“高级药”“救命药”,还是要前往100多公里外的市区三甲医院。如何让崇明居民在安心宅家防疫的同时,解决大家的配药难、送药难,尤其是在严格防疫同时坚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防范“救命药”断档风险?
记者打开《崇明区开展“疫期帮侬忙”行动破解配药难题的工作方案(试行)》文件后发现,明确崇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医保局、区卫生健康委、区防控办、各乡镇各村居,以及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十院崇明分院、区第三人民医院等7个职责目录,协同建立“立点立派”的即时运转机制。
配“救命药”,崇明探索出一整套机制。各乡镇各村居党组织、党建“微网格”队伍随时接办群众配药诉求,并非行动不便的居民,帮助他们通过延伸处方配药、互联网就诊配药解决。当延伸处方、线上就诊配药还是搞不定时,由岛内的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十院崇明分院、区第三人民医院结合所属区域特殊药品用药需求,按照紧急零星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再由各乡镇区内助医志愿者完成代配药。
如果岛内的医院都无法配到相关“救命药”,经收集汇总后,由各乡镇定时定人报送区医保局,再发动岛外的助医志愿服务队代配药:由区外助医志愿服务队前往市区原就诊医院配药,完成配药后送至指定交接点,再由岛内助医志愿者接力完成代配药。如果还是没能在医院配到药,启动药店联动配药——当然,前提是居民愿意自费,花现金而不是用医保卡资金购买特殊药品。
岛内岛外志愿者接力,市区配药后送回小岛
16日深夜,第一批需求陆续到达后,区医保局党员干部连轴转至次日凌晨,抓紧分析研判,区卫生健康委同步审核筛查,12小时内分类建单派单:第一类清单主要为本区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采购的特殊药品清单,转至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十院崇明分院、区第三人民医院采购,各乡镇选派区内助医志愿者领取配送;第二类清单主要为医疗器械需求,转至区卫生健康委协调处理;第三类清单占比最大,主要为本区医疗卫生机构无法采购的特殊药品清单,转至区外助医志愿服务团队处理。
推出全新顶层设计后,更需执行到位。崇明人民热爱家乡,很多岛民工作在市区,父母依旧在崇明老家生活,能否发动市区里的崇明籍热心志愿者,为家乡出一份力?此外,在上海,从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的“崇明的哥”达数万人,能否发挥他们的职业优势?
在区抗疫工作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4月16日下午,亚通公司党委所属崇明亚通出租汽车公司党支部向全体驾驶员,区委组织部向全体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发布招募令,短短5小时内,迅速集结了一支10名出租车驾驶员、5名机关事业干部组成的区外助医志愿服务团队。
4月17日下午,这支志愿服务队经过紧急培训后,火速深入解决崇明居民配药难的第一线。4月18日一早,热心志愿者们便前往上海市区,分头前往瑞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为崇明患者代“人肉配药”,当“配药快递小哥”,当天即完成200余单。配药完成后,志愿者团队继续和时间赛跑,出租车司机志愿者一路飞驰,装着崇明父老乡亲急盼解决病症的“救命药”,第一时间赶回岛内,确保村民们早日拿到。
配药同时严把防疫关,建立临时闭环中转点
崇明岛是祖国第三大岛,也是国内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如春蚕卧波于长江之中。由于偏于狭长的地理特征,岛内东西两端相距100多公里,在物流交通上,面临时间长、路途远、效率低的困难。
如何提高效率,让崇明居民更快拿到“救命药”?在崇明岛中部设置一个中转点,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与此同时,保障绝对安全,是破解配药难的前提。加强助医志愿服务团队代配药后的闭环管理,不容忽视。为确保药品到达百姓手中的整个过程无隐患、无梗阻,崇明区各单位倾情相助,协力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接到区抗疫工作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组的指令后,位于崇明岛中部区域的中兴镇党委高度重视,经综合考虑交通便利、闭环管理、配套设施设备等因素,选定一处农庄作为代配药岛外志愿组的驻扎基地。
4月17日下午,志愿组入驻基地后,中兴镇立即协调安排好伙食和物资,委派专业机构每天做好基地的全面消杀,在广福路振业路路口调配集装箱用于将药品无接触配发至各乡镇……对于车辆通行问题,区防控办、区机管局为助医志愿服务团队开辟 “绿色通道”,区国资委提供专门车辆保障;对于药品安全问题,各乡镇、各单位加强必要防护物资供给,做好药品表面消毒,为志愿者开展每日核酸检测。
在这个确保安全隔离的“气泡”基地内,红色的党旗迎风飘扬着,源源不断推动“配药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开进百姓心里。“这段时间,我们晚上睡在集装箱里,等于是在一个气泡内隔离。虽然有家不能回,但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这不算什么。崇明是我家,守护靠大家!”担任志愿者的出租车司机郭大叔这么表示,“这里的后勤保障安排得很周到,我们也感到暖心、舒心和放心。”
据悉,崇明区“疫期帮侬忙”行动破解配药难启动以来,通过助医志愿者代配药、家庭医生延伸处方配药、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配药等工作量,增长至原来的5倍以上,区医保中心、各乡镇的助医志愿队伍已经加派人手、开足马力、互相衔接,接下来一段时间,努力把“救命药”第一时间送到百姓手中。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陈华
题图来源: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