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来,新一轮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散点式爆发,波及长三角、吉林、河南、陕西等地,各地公路运输也受到防疫政策的影响,导致物流受阻,快递被困在路上。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讲到,相比于正常状态,3月全国的快件揽收和投递量均有所下降,3月中旬以来快递日均业务量出现下滑,截至4月18日,全网的快递揽收业务量为2.61亿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8%。
那么,对物流来说,“堵点”在哪?
货运流量下降
中国物流指数呈现明显的走低趋势。
2022年3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98.3%,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细分来看,商务快件指数为99.7%,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农村快件指数为100.2%,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跨境快件指数为95.6%,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货流较为集中的地区,形势则更加严峻。受到疫情封控管理的主要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个省市。货运流量从3月开始就呈现不稳定下滑趋势,在本月初的第二波反复疫情当中,情况则更加不妙。
4月以来,浙江安徽物流整车货运量小幅下滑。而上海和江苏地区下滑幅度较大,甚至在进入4月后没能超过去年的同期货运量。其中在4月4日,上海地区更是接近谷底,整车货运量指数跌至14.13%,江苏地区在4月6日的整车货运量跌至55.99%。
物流行业收入下滑
从各个物流公司的业务来看, 3月也并不景气。4月18日四大快递行业巨头:韵达、圆通、申通、顺丰发布了2022年3月的业务简报。数据显示,顺丰的速运物流业务收入为124.63亿元,同比下降5.87%,快递业务量为8.03票,同比下滑7.91%。而韵达、圆通、申通的3月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4.35%、5.06%和8.67%,增速明显放缓,并跌至个位数,而根据3月份的数据来预测,4月份随着疫情的加重,这些数字将继续下滑。
物流企业的效益下降,使快递从业人员收入下降,造成了物流人员的流失。3月份,受疫情影响,物流从业人员指数较快回落,从业人员指数为96%,相比上月下降了3.7%。其中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从业人员指数回落较快,指数分别为94.7%和93%,比上月回落4.9%和4.1%。而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则比上月小幅回落1.8%和1.3%。而在收入上,3月的邮政寄递服务收入和快递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8%和4.2%。
哪些产业受物流影响较大
物流对产业的影响程度不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的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的商务快件相比于上月回落了5.4%,其中纺织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和食品酒饮制造业商务快件指数回落较快,回落幅度在5.3%-7.2%之间,其次是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商务快件指数比上月回落超5%。
电商物流也不景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电商物流业务指数为118.2%,较上月回落9.7%,回落幅度较大,首创两年新低。其中东部地区下降指数最大,达10.6%,而东部也是此次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
物流受阻使得部分地区的中转快递站和分拨中心难以正常运转,带来了物流的周期延长和违约。3月以来库存周转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履约指数分别回落5%、6.6%和3%。一些派件和投诉等问题信息的处理不及时,使得消费者满意度下滑,物流满意度为92.8%,大幅回落5.6%,也是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值。
物流受困于哪一步
物流快递链是环环相扣的,从揽收到运输再到中转和接收,物流配送中的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物流配送的缓慢和停滞。那么物流到底堵在哪一环?
虽然揽收和最后一公里的投递,在疫情严重地区因为快递小哥减少、快递点关闭等原因而受影响较大。但造成全国性物流堵点的,是高速。
疫情的蔓延让各地的封控政策愈来愈严格,而一些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具体主要是关闭高速路收费站和服务区,以及设置公路防疫站。以江浙地区为例,受到上海影响的溢出影响,清明节之后江浙部分地区陆续在各个收费站出站口采取24小时关闭措施。
而在全国范围内,截至4月10日,全国因疫情共关闭收费站678个,关闭服务区364个,并同时设置公路防疫检查站共11219个。对于关停的原因,浙江地区表示是由于涉疫人员的经停和加油站相关人员的确诊。湖北14个服务区也因为有密接人员经过和确诊病例而选择关停部分服务区。还有部分省份比如吉林、黑龙江、广西等,仅表示关停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
即便收费站开放了,一些公路仍不允许物流车辆的通过,将通行门槛提高,难办的通行证和充满变数的卡口政策是第三层阻碍。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行证的办理需要提交司机、车辆信息、以及司机的核酸检测证明。除了材料的琐碎,通行证审批和核酸48小时证明的时间差也会造成申报作废的困扰,一些地区还会根据卡车司机的车牌归属地而将司机拒之门外。这使得即便货车通过了收费站,上了高速,也会有堵在下一路口或者被劝返的风险。
此外,在疫情期间,一些地区物流中转站和末端网点也发生了疫情,司机考虑到防疫带来的隔离问题和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选择退出。以山西为例,截至 4月23日,“山西太原清徐韵达快递疫情链”累计感染人数192人,其中包括太原176例、朔州12例、晋中2例、忻州1例、阳泉1例,波及到整个山西地区。传播链条基本清晰,发现病例均为韵达快递人员及其密接和次密接相关人员。
各地物流整改 保障基本民生物资畅通
4月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物流保障协调工作,回应长三角地区物流运行不畅的问题,要求确保“一断三不断”不得层层加码和一刀切。
4月11日,国家邮政局要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将邮政和快递作为民生重点,积极组织运行的恢复。同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货运物流保畅通知》),要求各地精准防控、自纠自查,重点保障医疗与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重要农工业生产物资的畅通。
随着整改的进一步落实,各地物流受阻的问题有所缓解,各地高速公路地区收费站和服务区陆续开放。
截至2022年4月18日,高速公路共关闭收费站116个,占总收费站数量的1.07%,相比4月10日减少了562个,下降了82.89%。其中辽宁由于疫情的缓解降低关停幅度最大,这8天时间开放了174个收费站。浙江紧随其后,尽管当前上海仍有疫情溢出的风险,但仍开放了54个收费站。
在此期间关停的服务区则还剩61个,占总数的0.92%,相比4月10日减少303个,下降了83.24%。其中河南和山东服务区开放数量大幅上升,分别开放了47个和38个服务区。目前江苏地区收费站和服务区关闭数量仍排在前面,分别达84个和29个。
4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进一步提出了全国物流保畅的具体措施,要求核酸检测48小时内全国互认,并对车辆采取“即采即走即追”的闭环管理策略,不得简单以核酸检测证明限制通行。《货运物流保畅通知》也一再强调不得以户籍地、车牌归属作为拒绝货车通行的理由,同时对于在中高风险地区停留不超过4小时的货车不允许赋码“带星”。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4月22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727.55万辆,环比上升1.17%,看来,因疫情造成的 “堵点”有望解决。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文字编辑:李珺瑶
本文作者:仝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