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拔点攻坚,上海市中心这个厨卫合用老旧小区疫情趋稳向好

位于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的柳营路319弄和沪太路651弄、631弄小区,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人口密度高且人员复杂,厨卫共用现象普遍,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也相对较差,居民交叉感染风险较大。在本轮防疫工作中,柳营路319弄和沪太路651弄、631弄小区被列为静安区拔点攻坚重点小区。为尽快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共和新路街道在静安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集中力量资源拔点攻坚。截至记者发稿时,小区阳性感染者数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拔点清面”攻坚行动初见成效,整体情况逐步趋稳向好。

“流动采样车”齐发,推动应检尽检

“我是最早一批来柳二支援的。”3月中旬,街道城管中队副队长裴学广受命赶赴柳二居民区驻守支援,防控形势趋于严峻。裴学广说,这些老小区在特殊时期的硬件、软件都跟不上。一旦管理不善不细,个别人存在侥幸心理逃避核酸筛查,哪怕是极个别现象,也会影响到疫情防控的质量和效率。

考虑到居民区体量大,大规模核酸筛查具备不确定因素,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组织,将固定采样点改成流动采样点。

一辆超市小推车加上一块小桌板,三个志愿者搭配一个医生为一组,一个个简易版的流动采样点便搭建完成。“装好物资、推着小车,一栋一栋走,居民不动我们动。”

有了“流动采样车”之后,居民只要下楼便可轻松接受检测,在推动应检尽检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流动聚集,碰到“阳楼”也方便医生在上门采集时就近取材。

跟随“流动采样车”的志愿者来自居民区临时党支部和小区广大居民之中,小组内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工作模式,各项工序日趋完善。“他们有自己的排班,前一天下达通知后,第二天在约定时间之前半小时,所有人员、工具、器材都已准备就位,就等医生来。”柳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丁东方说。自疫情发生以来,居民区近一半干部都不幸确诊,人手紧张、压力加剧,而一支靠得住的志愿团队给核酸筛查工作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四支队伍加强小区管控

“刚开始的封控管理有欠缺,有阳性病人在小区里随意走动,这是肯定不行的。”与病毒赛跑分秒必争,首当其冲是要迅速斩断疫情传播链条。4月中旬,共和新路街道机关干部王寅被调任为柳二居民区(为柳营路319弄所在居民区)点位长,调配人员分工,大力加强小区管控。

王寅说,柳二居民区汇集各方志愿力量,组建了固守队、巡逻队、快递队和消杀队,全力筑牢小区管控“防火墙”。四支队伍通过理清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现各链条的闭环管理以及各环节无缝衔接。

如,巡逻组每日三次召开例会,为值守封控楼栋的固守组调配人员,确保居民在静态管理期间足不出户。为阻断小区内外人员接触,快递架被设置在于隔离设施之外,快递组便负责接收快递、搬运物资,并对进入小区的快递和随身物品进行消杀,限制进入小区的快递数量,加大街道物资供给配比。而由居委会、物业、志愿者组成的“准专业”消杀队伍,作为消杀专班和专业消杀队伍之外的补充,每天对小区内所有阳性楼栋内外、垃圾存放点等进行持续消杀,并为居民发放喷壶、消毒药水和使用说明书,督促指导居民集中开展家庭清洁消毒。

一句乡音加快隔离转运

为阻断社区传播,应转快转风险人群是关键。“我记得最多的一天‘转阳’200位、转密接100位,真的忙不过来。”沪北居民区(为沪太路631、651弄所在居民区)点位长王静靖说。王静靖作为街道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支援已有2月有余,大体量的转运工作已令人疲惫不堪。在她看来,若不是一支特别队伍的加入,很难确保“日清日结”。

“小区人员构成的特点是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来自安徽,其中有很多也是党员,他们主动出列加入志愿队伍。”王静靖说,在转运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与居民的协调沟通,这一过程中,来自居民志愿者的一句乡音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一些密接居民不愿意接受转运,我们去讲道理很生硬,讲多久都没用,但让老乡和老乡去讲,乡音一出人情就来了,这就好说话了。”

此外,这支讲着乡音的志愿队伍也都是热心人,转运时有居民腿脚不便,不方便走楼梯时,他们就帮忙一层楼一层楼地背下来、抱下来。沪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童斌说:“转运阳性病人、密接都是有感染风险的,但他们主动上前,我真的很感动!”

建立精准防控、保供体系

老旧小区房型多、老年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封控期间的生活保障问题亟须解决。“为了更好地配合居民区工作,我们成立了‘需求调研组’,并给居民区划分为多个工作网格,分小组上门了解基本生活需求并及时向街道反馈解决。”崇明区支援静安区疫情防控攻坚工作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冲说。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难度加大,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纷纷驰援街道。在沪北居民区,调研组成员会同居委会干部和安保力量,将居民区划分为6个网格块,每日上午以2人为一组,分头前往各个楼栋,挨家挨户开展入户调查。其中,网格块长与点位长、居民区书记保持沟通,确保工作步调一致。

王静靖说,通过采用“网格化负责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梳理基础数据、开展日常工作、配送物资工作、做好小区固守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在调研组给予的数据支撑下,掌握、梳理了块内人员结构、阳性病例、密接人员等基础数据台账,做好动态更新,维护块内秩序,确保人员足不出户。

通过网格化的持续走访排摸,还可针对户籍常住人口、租户人数、独居老人、厨房合用以及卫生间公用等情况对接居民所需,确保精准保供。考虑到煤卫合用的居民长期食用微波炉加热、自热类即食食品会感到不适,便适当增加蔬菜、肉类、水果和奶制品保障,并督促错峰使用厨房;针对有紧急配药需求的群众,临时成立了“配药三人组”,将原先3天左右的配药时间紧急压缩到9小时,准确及时地将“救命药”送到居民手上;对于低保、低收入、重残无业、高龄独居人员等特殊人群,注重加强日常巡逻和关心关爱,确保其生活物资充足。

本文作者: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