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他,学习他,成为他!吴孟超诞辰百年,亲友、学生、同事深切追念

2022年8月31日,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嘉定院区召开座谈会,纪念这位伟大的“模范医学专家”的百年诞辰。

“我和妹妹在整理爸爸遗物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他的日记,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记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吴孟超院士的长女吴玲在发言中提到,2019年3月15日,父亲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手术一台,并把这句话圈了起来。当时吴孟超已经住到长海医院,那天却坚持回去,和周伟平教授一起做了一台手术。大家都没想到,那竟然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台手术。

吴玲说,母亲生病住院期间,父亲白天忙工作没时间,下班后一定先到母亲病房,陪她说说话。“妈妈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爸爸都沉浸在孤独和痛苦之中。他在那年年底的日记里写道:爱妻吴佩煜8月5日走了,8月9日开的追悼会,她永远走了……”

在吴玲眼里,父亲吴孟超对她们姐妹非常关爱,但要求也很严格。“他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他还要求我们,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做任何事情,不要想借他的光,而是要靠自己努力工作。如今,爸爸去世一年多了,但他就像还在我们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他的作风、品质、胸襟和情怀,是我们永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也会一如既往地影响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王红阳院士是吴孟超的学生。1989年,裘法祖和吴孟超院士推荐她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10年后,她又回到吴老亲手创建的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参与了医院的几次跨越式发展的建设过程。医院初建,到处需要用钱,王红阳跟吴老去国家科技部开会、答辩、申请经费时,吴老既要省路费,也要省宾馆费用。“有一次,我们住在北京肿瘤医院附近的一个宾馆,条件已经非常简陋了,吴老还说,我们可不可以跟人家谈一谈价钱,因为我们去了好几个人,他希望能够再谈一下价钱,吃饭时,我们也经常用快餐面或食堂的免费盒饭对付。”

在王红阳看来,医院人员在吴老带领下艰苦奉献,勤俭办院蔚然成风。“院所合一,基础与临床结合,集成式规模化开展攻克肝癌研究是吴老的志向,也是我的信念。我们向国家提交院士建议,向国家各部委递交建设和发展申请,在国际学术期刊撰写我国肝癌防控的必要和经验,在专业前沿领域频频发出中国声音、上海声音。”

“吴老生前长期在杨浦工作生活,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杨浦区区长薛侃在发言中说,杨浦的干部群众不会忘记,吴老在杨浦这片土地上学习、工作、生活了70余年,为卫生事业发展、为人民生命健康付出的宝贵心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专注服务患者,这位“大专家”雷打不动的“星期二门诊”,90多岁仍手握手术刀,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他热心社会公益,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义诊服务。吴老用他的一生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榜样示范。

吴孟超院士亲友、同事、学生等各方代表从不同侧面回顾了跟随吴老开创和发展肝胆外科事业的难忘岁月,深切追思了吴老的崇高风范。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张彤介绍,医院组织了纪念吴孟超院士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举行纪念座谈会、举办第一届“肝胆疾病学术交流月”、建设“孟超文化广场”、评选首届“吴孟超式优秀医务工作者”等10项活动。通过深入充分的交流借鉴和学习研讨,共同凝聚起前进发展的同心合力。

海军军医大学党委书记、政委焦占锋认为,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吴孟超精神,对于弘扬科学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加快推进大学转型建设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官兵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汲取典型精神伟力,要赓续吴老许党报国的红色基因,转化为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的政治品格;要秉持吴老勇攀高峰的卓越追求,转化为转型攻坚、迈向一流的发展定力;要永葆吴老建功站位的冲锋姿势,转化为履行使命,保障打赢的过硬本领;要弘扬吴老济世苍生的大医情怀,转化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操守。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刘雪妍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