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全健康指数首次发布,146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分46.96,两维度得分低

地球不只是一个“村”,更是一个“人-动物-环境”三位一体的超大系统。那么,这个全球系统还健康吗?

17日到18日在中国上海崇明岛举行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低碳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首次发布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 gohi)。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了解到,该指数是全球首个全健康评估框架及真实世界全健康研究评价工具,深化对人类、动物、环境健康三者密切关系的认识,成为兼具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的全健康绩效“标尺”。

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卫组织who全健康高级别委员会正式提出:“全健康(one health)是一种综合的、增进联合的方法,目的是可持续地平衡和优化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我国领导人也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根据国际共识,全健康将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三者统一为一个健康整体,倡导通过打破治理障碍来动员跨部门和多学科合作,呼吁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携手应对全球、区域和地方层面的健康威胁,并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促进人类-动物-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首期全球全健康指数显示,参与评价的146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得分46.96。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农作gohi首期发布报告,在指数一二级指标的权重体系中,核心动因指数(cdi)占比最大,比重为68.5%。这一指数分5个下级指标,分别是全健康治理21.7%、人兽共患病20.3%、粮食安全21.4%、抗菌药物耐药18.1%、气候变化18.5%。

报告认为,各国的gohi得分总体不高,全健康治理绩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抗菌药物耐药和全健康治理这两个维度,在核心动因指数的五个维度中平均得分最低,在国家/地区之间差异也最大。事实上,g20峰会等均大力倡导以“全健康”策略解决“沉默的大流行”——抗生素耐药性(amr)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发现,全球全健康指数得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良好,这提示当预期寿命足够高时,预期寿命的增加与全球全健康指数得分的增加呈正相关。周晓农表示,应用推广方面,全球全健康指数有利于早期发现全健康实践的技术发展差距,尤其是在传染病控制和预防、应急响应以及amr监测等领域,推动全健康核心科学问题的突破。

论坛上,来自云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上海交通大学等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等600余人在线下线上齐聚一堂。与会学者认为,作为全健康方法在全球层面、地区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绩效评价的工具,全球全健康指数可用于帮助相关国家和地区了解自身全健康发展的不足和差距,同时有助于全健康相关国际援助优先项的确定,促进“健康和福祉”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本文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