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锣、鼓道具,以上海方言讲述的锣鼓书有怎样的前世今生,为何能成为国家级非遗?9月18日,在由上海古凡交响乐团与浦东图书馆合作的“浦东星期音乐会”系列讲座上,来自浦东新场镇的锣鼓书非遗传承人谈敬德揭晓了答案。
锣鼓书是在上海地区流传的民间曲艺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与地方特点。谈敬德在2008年就被国务院任命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锣鼓书的传承人。他介绍,锣鼓书的起源已有1800多年历史,“前生”是皇宫里太卜官的卜辞,到了明代时,发展为包含娱乐故事的社书,再到清代时变成唱说因果。古代的太卜用龟壳占卜,原生态的锣鼓书老先生还会投掷乌龟形状的红木模拟古代的太卜,并以唱词念出不同的结果,称作“笃笤”。在清嘉庆年间时,浦东民间艺人在茶馆里说唱故事,并开始在上海松江、青浦、嘉定等地授业带徒,让这门艺术逐渐发展起来,也有了“锣鼓书”的名称。
锣鼓书的前世今生。
1950年,全上海的民间艺人全部集中到上海大世界二楼。当说书艺人听到隔壁“申曲”艺人把“申曲”改名“沪剧”,受到启发,就把说书的名称改成了“沪书”,还成立了上海市沪书改进协会。1961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将青浦地区文化馆创作的《芦花荡里稻谷香》改编成了锣鼓书,并邀请老艺人一起定腔定板,并加进了一支民族小乐队。原来锣鼓书的艺人都是坐唱的,现在改成了站唱,而且每个区县派三个人去学,19岁的谈敬德就是在这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了锣鼓书。当时,锣鼓书不光是在浦东,其他区县也在创作,由此分了两条路,一条路是在群众文艺中,一条是在专业曲艺院团中。
“我们老南汇有两件宝,一件是浦东派琵琶,还有一个就是锣鼓书。”谈敬德介绍,到了上世纪90年代,锣鼓书演员已经有600多人,普及到各个乡镇和一些村庄。从第一个剧目《打盐局》开始,各个区文化馆创造了200多个锣鼓书的剧目,在浦东南汇更是掀起了锣鼓书的高潮。如今,浦东发展了6个锣鼓书校园传承基地,建立了十多个地方社区队伍,有5个节目上了全国少儿曲艺大赛,新场的一个节目还入选了2016年全国群星奖。
锣鼓书有“白功、唱功、做功、击功、背后功”的“五功”,谈敬德介绍,曲艺大部分都是说、表、唱、做,而锣鼓书主要是在唱功方面。以前的锣鼓书老先生并不重视用什么科学的发声方法,他们主要是用原声的老生腔唱法。“现在我们唱的时候吸收了一些民歌唱法,我们的原则就是‘以字带声、以声带情、以字行腔、以情动人’,用丹田发声方法。”谈敬德介绍,在曲调上,经过1960年、1986年、2006年多次普查、挖掘整理,现在概括为“三乡一令二十六曲”,“三乡”是锣鼓书的基本腔,“一令”是第二个基本腔,叫“月令儿”,旋律性比较强,“二十六曲”是指锣鼓书的小调类的曲调。
锣鼓书的“白功”跟其他曲艺差不多,开场唱了以后,接下来就讲故事,讲到高潮的时候,需要抒发感情时就加唱。第一人称的讲话叫“说”,以第三人称讲故事的讲话叫“表”,类型可以分为“六白”:“说白、表白、独白、咕白、衬白、托白”,有了“六白”的区分,可以把故事人物塑造细腻。
表演者的五官要参与塑造一个人物,说唱的时候,眉毛都是动的;要学各种各样的方言,还要抓“卖头”,“卖头”最重要的是要爆发,为了抓牢听众的现场效果。
“击功”,是指锣鼓书的敲击技巧,要求最高的是像民族乐队的排鼓一样的“三响头(五件套)”锣鼓,参加群星奖的作品也都是用这套锣鼓拿出去的。此外还有一个“背后功”,老先生每到一个地方说书,必须要考方俗,在说书的时候把这个放进去,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本文作者:钟菡
题图来源:主办方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