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世界动荡不安之际,各国政要齐聚联合国总部……

本周,第77届联合国大会进入备受瞩目的重要阶段——一般性辩论。20日,全球各国领导人或高级代表将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就当前的全球挑战、国际问题各抒己见。同时,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国际舞台上,一系列双多边“外交戏”也将密集登场。

外界评论称,联合国将“分水岭时刻”写入主题,透露出对世界失序和未来走向的担忧。在全球处于动荡不安之际,大国互信缺失被认为对解决全球性危机带来阻碍。

“世界领导人峰会”看点多

持续一周的一般性辩论是每届联大的重头戏,素有“世界领导人峰会”之称。

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烈英介绍,联大设置一般性辩论主要意在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提供表达机会。不论国家大小,联合国各会员国都有平等的机会就国际问题发出声音。这对中小国家来说尤其宝贵。二是提供沟通机会。一般性辩论可以为各国沟通交流以便达成共识创造机会。三是提供外交机会。联大是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而多边外交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甚至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乃至实现合作。

今年的一般性辩论也是看点纷呈。

首先,新冠疫情近三年来,多国领导人将首次重返联合国总部大厅发表演讲。

据悉,今年约有150位国家领导人将登上讲台发表主旨演说,联合国不再接受视频录制方式播放演讲。不过,考虑到乌克兰现状,乌总统泽连斯基获准可破例发表视频讲话。

其次,联大讲台上将出现一些新面孔,包括英国新首相特拉斯、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等。这次联大一般性辩论将成为这些领导人展示自我和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

第三,各国首脑及高级代表的主旨发言引人注目。

按照联大发言顺序,巴西代表几乎总是第一个发言。这是因为在联合国成立初期,各国代表都很犹豫,不愿“打头阵”,而巴西代表勇于争先,于是形成惯例。因此,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今年将第一个站上讲台。作为举办联大的“东道国”,美国代表一般排在第二位发言。但是,由于美国总统拜登赴英国出席女王葬礼,赶不上周二第二个出场,只能推迟至周三发言。

之后的发言顺序,通常视参会代表的身份和级别而定,名单会不断更新,甚至直到最后一刻还会有变化。

这是美国总统拜登连续第二年出席联大。据美国国务院称,美方对本届联大有三大关切:粮食危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塑造联合国未来。预计拜登的联大演讲将围绕美方的优先事项展开。

据爱丽舍宫介绍,对于今年遭受空前山火、旱灾的法国来说,气候危机将是其关注的核心所在。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希望“发自内心与南方合作伙伴对话”,避免西方与世界其他国家对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将带着不少诉求来到联大。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岸田将强调维持国际秩序、推进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改革,并有意展现实现“无核武世界”的决心。

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之一,“中国声音”也备受期待。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此次将出席一般性辩论。贾烈英预计“中国声音”会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继续阐释中国既有的倡议与方案。包括最高领导人在去年联大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及今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中国的两项倡议恰恰对接联合国发展与安全两翼。二是介绍中国国内的治国理政方略,给不确定的世界带去信心。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预告了他的大会发言重点——将就地球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持久解决方案的具体建议,并呼吁采取行动。外界预计,除了各国自身关切和诉求,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地缘政治局势等也将成为一般性辩论的焦点。据悉,本届联大将专门为俄乌冲突、阿富汗问题举行高级别会议。

将上演哪些“外交戏”

联大既是思想碰撞、寻求共识的平台,也是上演双多边“外交戏”的舞台。

双边层面,美英领导人已敲定会晤。这将是特拉斯就任英国首相后首次与拜登正式会谈。外界关注,两位领导人将如何重新定义两国“特殊关系”并划定新的重点。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认为,双方可能在支持乌克兰、对俄对华强硬立场上找到共同语言,但是由于特拉斯威胁要推翻北爱尔兰议定书,这将加剧“脱欧”后的英国与欧盟的紧张关系,这将让华盛顿感到不安。这一问题将给双方首次会晤带来风险。

美日、美韩领导人也料将举行会谈。与此同时,充满悬念的韩日首脑会晤更吸引目光。如果实现,将意味着冰冻多年的韩日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但令人尴尬的是,日前韩方刚宣布联大期间将举行韩日首脑会谈,日方就一口否认,称“没听说过”“没有达成一致”。韩媒认为,韩日两国政府正在就首脑会谈一事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不过,韩美日、韩日外长会正在协调中。

作为对头的美国与伊朗两国,双方领导人会否借联大之机接触,往往受到外界关注。今年,伊朗总统莱希自去年就任后将首次赴美出席联大。如果莱希与拜登会面,或将给陷入僵局的伊核协议谈判注入动力。不过,很遗憾,莱希已排除与拜登会面的可能性,称会面无益,不会“改变现实”。

多边层面,七国集团(g7)、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美英日澳新五国外长会预计也将在联大期间登场。

据日本媒体报道,g7外长会将围绕俄乌冲突继续挺乌压俄,同时设法解决粮食、能源安全等问题。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将继续重申“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重要性,并有望就合作推进疫苗供应达成共识。

美英日澳新五国外长会则聚焦支援太平洋岛国。五国在今年6月创建“蓝色太平洋伙伴”机制,拟与太平洋岛国加强合作。五国计划在外长会上进一步磋商合作。

中国在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的外交议程也相当丰富。据中国外交部介绍,王毅将主持召开“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出席金砖国家外长联大会晤、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对话、集体会见海合会“三驾马车”等活动,并同联合国秘书长、第77届联大主席及部分国家代表团团长或外长举行双边会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卿认为,今年联大期间的外交活动表现出几个鲜明特点。一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国与国之间的互动更加频密。因为当下时刻关系世界命运和国际秩序走向,牵涉每个国家的利益,各国自然都积极投身其中。二是全球治理中大国互信和共识缺失。美国凭借场地优势,借联大场合主导双多边会谈,巩固自身小圈子和小集团。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则聚焦和平发展主题,在促进发展、应对挑战方面,推动合作,凝聚共识。

一个引人关注的变化是,今年安理会“五常”将不再延续一个多年惯例——美俄中英法五国外长在联大会议间隙举行午餐会或晚餐会。据美联社报道,一些外交官透露,今年没有相关计划。

一般性辩论原是各国加强团结,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的重要场所,贾烈英表示,如今“五常”外长无法举行会晤、美国对俄代表团拖延发放签证,都释放了强烈信号,即大国对抗滑向非常严重的程度。联合国的创建历史及发展历程已证明,只有大国合作才能解决全球性危机和挑战。然而,现在大国缺乏共识,出现集团化对抗趋势,导致联合国内部不团结,合作变得更为困难。这对解决气候、疫情等全球性危机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将追问世界往何处去

政要重新云集、现场演讲恢复、外交盛况再现,近三年的短暂“告别”后,联大正在回归确定的常态。但是世界似乎没有跟上脚步,反而朝着一个不确定的方向走去。

“世界正处于危险之中。”在本届联大开幕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这一警告。他强调,为了人类和地球,第77届联大必须成为一个变革时刻。

有评论称,各国领导人此次在世界动荡不安之际齐聚联合国。当下,人类正面对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气候危机恶化、地缘紧张局势升级、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持续、发展不平等加剧、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大国陷入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分裂。

第77届联大主席克勒希表示,世界正面临巨大信任赤字,他将寻求一切机会建立国家之间的信任,加强对国际体系的信心。

刘卿表示,本届联大主题出现“分水岭时刻”的表述,这是相当沉重的措辞,折射出联合国对当今世界失序、大国分裂的担忧。它意味着在联合国看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全球和平与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世界各国如果再不合作就可能走向分裂。所以,本届联大除了将讨论当前热点问题外,预计还会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世界秩序、大国关系、全球治理将往何处去。同时,面对新形势的挑战,联合国如何重振领导力、增进大国互信、改革本组织运行方式也将成为本届联大思考的课题。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廖勤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