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早晨,有居民从朱屺瞻美术馆沿着欧阳路、大连西路走到鲁迅公园北门,惊喜地发现:原先封闭、厚重的l型公园围墙全部打开了。而且,走的这段路也变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口袋花园。
9月30日,百年鲁迅公园完成了历时6个多月的局部改造,对外开放。本次改造全程秉承“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将公园绿地和山林气息延伸至城市街区,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开放共享的空间,打造成为“无界城市客厅”。
虹口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造有三大亮点,分别是大连西路及欧阳路围墙拆除和开放景观优化提升、西门广场围墙矮化、增设北大山区域的安防监控设施。
记者注意到,原先大连西路围墙遮挡的地方,被改造成了富有山林气韵的口袋公园,保留山林格局的同时,新增了大花六道木、杜鹃、欧石竹、糖蜜草、银叶菊、小兔子狼尾草、紫娇花、玉簪等植物,既丰富了城市界面的色彩,也为老公园换上一层新的外衣。
公园设计方告诉记者,1985年,大连西路拓宽占用了鲁迅公园北大山1600多平方米,这样大连西路及欧阳路围墙处要比街面道路高出近两米,考虑到山体安全稳定,不能简单“破墙”。经过多次方案论证,最终通过垒石堆叠形式,保留下山体风貌,增设了台阶,也与旁边的公园景观北大山形成呼应。
为了增加鲁迅公园的安全性,园方对北大山的植被也进行了梳理,修剪了过密的枝叶,使得视野更加通透。目前,北大山以乔木以落叶为主。但研究发现,此处较为适合杜鹃生长。今后,此处将主打漫山红遍的杜鹃花坡特色景观:运用不同高度、不同花色的杜鹃品种组合,丰富层次空间;花期大约在1-2月内,同一花期内,各类花卉将竞相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公园重要记忆点的北大门,也在保留外形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立体植物和爬藤植物,弱化了“门”的概念,将其完全融入公园的大环境中。同时,在围栏处增加景观,如刻上鲁迅先生的名言等。当天,很多市民在北门口拍照,直呼“漂亮!”
从公园西门广场至虹口足球场南球场,则将过高的铁艺围栏进行了矮化处理,让园内外景观视线变得通透,并增加了出入口。
为了保障开放后的安全,改造中安装了多个照明、智慧监控、紧急求助设备,做到监管无死角。在北大山上,记者就看到了多个监控和紧急求助设备,据介绍,老人游园时遇到身体不适等情况,可呼叫紧急按钮,公园管理方即可知晓响应。
据了解,目前鲁迅公园近欧阳路、大连西路一侧的口袋花园为24小时开放。公园主体部分的开放时间为早上5时至晚上9时,相比此前也延长了4小时。为此公园加大了安保力度,在每个出入口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外,也增加了环卫和绿化保养的力量。
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虹口,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公园文化资源。鲁迅公园环抱上海鲁迅纪念馆、朱屺瞻艺术馆形成首尾环包的文化场域。今天,改建后的鲁迅公园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广大市民,朱屺瞻艺术馆也完成了馆内改造,现在,市民们既可以从朱屺瞻美术馆一侧的门进入园内,也可以享受着自然美景,沿着新增的街边口袋花园漫步至公园北门。“公园+”使得公园内外的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交织辉映,提供了广泛的文化空间。
本文作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