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扩建机场加快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隔壁苏州……

1月27日,正月初六,无锡举行了一场航空现场会: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无锡国际邮件互换局项目启动建设,dhl快递无锡口岸正式投运,以“一键三连”的方式推动区域性航空枢纽建设。

具体而言,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主要包括飞行区、货运站、供油等工程,预计2025年上半年竣工投用,可满足2030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需求。无锡国际邮件互换局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邮件、快件、跨境电商包裹同场作业、集中申报、统一查验放行,而不再需要每种通关模式分场查验,特别是将海关监管环节嵌入流程后,通过强化进出口枢纽功能,可以为客户节省二分之一的时间和三分之一的成本,吸引尚未具备口岸功能、国际运能的长三角周边城市,就近在无锡处理跨境电商业务。

三个项目聚焦同一个关键词:货运。

无锡推动区域性航空枢纽建设,一方面是出于产业需要——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物流货值中,1%的航空货运量创造了35%左右的附加值。据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测算,长三角地区以全国机场数量的7.3%,集聚全国20%的旅客吞吐量和34%的货邮吞吐量。长三角货邮吞吐量大的背后,是这一区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其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时效要求高,大量需要空运。具体看无锡,2022年无锡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营收呈快跑趋势,同比分别增长11.7%、22.0%,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苏南硕放机场也需要在长三角“强手如林”的机场群中,找准定位,谋求突破,并与周边城市的航空产业协同发展。按照计划,到2035年,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将成为一个满足2500万人次,具备直飞全国,兼顾东南亚、欧美地区重要航点,客货并举,成为长三角机场群重要节点机场。这几年,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不断打基础——无锡已经打造了本土航空公司,2022年6月22日,苏南瑞丽航空有限公司总部在无锡揭牌,正不断引进新飞机、开拓新航线。去年11月,位于无锡宜兴的丁蜀机场正式开航,该机场按照4c级民用机场预留的机场修建,4c级机场一般作为支线机场使用,无锡由此有了“第二机场”。去年11月,苏州无锡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也包括苏南硕放机场枢纽能力提升。

在长三角,要“起飞”的城市不只有无锡,不少城市正迫切优化和完善航空枢纽功能。

在江苏,2022年6月,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向民航江苏监管局递交相关申请文件。正式运营后,这家由企业方持股75%、南通机场集团持股25%的京东货航公司,将以南通兴东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机场,经营国内国际航空货邮运输业务。

在浙江,2022年11月,嘉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到2025年,新嘉兴机场将投入运行。新的嘉兴机场定位为“客货并举、以货为主”,除客运航线外,货运业务将开通至国内主要城市及国际的航线,重点瞄准航空物流,到2035年,嘉兴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20万吨,有望成为国内主要的航空货运枢纽。嘉兴机场“以货为主”的定位,吸引了企业提前布局。2020年6月,嘉兴秀洲区与圆通签订圆通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项目投资协议,打造集航空物流枢纽、口岸服务及商贸集散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空港物流园区。

在安徽,芜湖宣州机场正打造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和国内大飞机维修基地。此前,京东和芜湖已经合作,打造京东全球超级港项目,建设航空货运枢纽,包括机场枢纽工程、京东货航运营基地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共建共享共赢的民航协同发展格局。

长三角多地在航空功能上的不断补短板、拉长板,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才能真正参与到全球竞争与合作。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本文作者:江南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