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女厨师退休返聘引热议!退休还要不要工作?有人说,本想去游遍大好河山,可现实

前天橙柿互动报道:海盐百步派出所食堂女厨师顾明芬50周岁生日那天,派出所民警瞒着她,给她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过完这个生日,原本可以退休的她,做了个决定:继续返聘,回到厨房,她50岁后的人生又在锅碗瓢盆中开始了。

退休了还要不要工作?

这两天,这个话题引起热烈讨论。

都市快报官微上阅读数超10万+(此前报道:《退休后,你还想去工作吗?浙江一派出所食堂女厨师的50岁生日,收获了惊喜,还做了个决定》)。“现在都不想工作,只想退休”这条留言有678人点赞,而“不是退休了想不想出去工作,要看能不能找到工作”点赞人数有404人,“年纪到了就退”留言点赞320人。

橙友们在这个话题上,也“吵翻”了。“不要继续工作”,占比34.6%,“要继续工作”占比28.4%,认为“要视情况而定”的占比18.5%。

记者经过回访还发现,有的读者留言一派“要去游遍大好河山”的豪迈激情,但实际上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工作派:我都第二次退休了

读者中,第二次第三次退休的还不少。

@自由自在桂圆核儿 说,“退休了我也干了六七年,没什么不好的”。

@自由自在桂圆核儿姓陈,72岁,退休后,先后找了两份工作,直到2021年,算是第三次退休,这次他是真退休了。

现在,男性退休年龄是60周岁,陈大伯到点退休后,他在人才市场,找了份医院的活,主要是带病人去做检查、送检验物等,这种工作一般是由医院物业招聘的。之前在浙二医院,后来因为搬家去了第七人民医院。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到下午4点,中午有2个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工资每个月2000多元。但这份活有时会有突发的“危险”,在带病人去做检查的半途中,有时候,病人突然病情发作,要逃,他需要帮助制止,“被病人打过也有的”。

以前,陈大伯刚退休时,退休工资4000多元,加上医院的工资,有6000多元,到年底,物业还会发点年终奖意思下。在医院工作期间,还可以请假出去玩。做这份工作的,大多是和陈大伯一样的退休人员,大家平时都很好说话,“我请假一个星期,你帮我代班,我把这部分工资给你,你下次请假了,我还你”,他说:“平时想出去玩请个假,想飞就飞,去了西藏,四川、山西“。

2021年,第三次退休后,陈大伯没再去工作了,他现在专职“玩”了。

他一直喜欢摄影,现在就常去植物园、运河、西溪等地方拍照,“超山,我已经去过两次了,红梅再过一个星期就要全开了,我要再去下”,陈大伯被评为第一届橙柿互动的达人,加入一年时间,已经到了“七星级”,还常在美图、抖音上发视频,平时,陈大伯喜欢走路锻炼,每天2万步起。

现在如果有机会让陈大伯再出山,他还会去工作吗?

“现在不会去了,前后两个心态不一样”,现在陈大伯还是想多玩玩,“生活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开心就好,活出自我,愿老年朋友都有一个美满的、开心的、幸福的,自由的人生。”

@惠谷敏敏:“我忙到前年第二次退休”。

@惠谷敏敏以前做从统计工作,到点退休后,很快又找到了新工作,这份工作还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社区主动上门询问她是否愿意从事他们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主要就是服务老人,上门慰问、采购物资之类的”,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千不到点,但@惠谷敏敏做得很认真,她觉得,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对老人的身心健康负责,“特别是台风天之类的我们都很忙的”。前年,她结束了这份工作。她说,之所以再就业,还是喜欢在工作中能跟年轻人打交道,不至于让自己跟社会脱轨。

@宁静:“退休之前信誓旦旦说自己退休后再也不会想着再工作了,结果还是没闲住”。

@宁静退休前是英语老师,多带了两届学生,60岁才退休。报名去市民中心做公益老师,教的学生中有的是要跟着孩子出国,有的是上班族,都是发自内心的想学东西,“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很好”。她还去世界各地旅行,学乐器、摄影等,还完成自己的小传。“退休后,我们放下了大部分的社会责任,拥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这无疑是人生中的黄金时间”。

享受派:没退休就报好了老年大学的课

@何仙姑 :“我就是一个还没有退休就报好老年大学的课,等退休一到立马飞奔去旅游了。”

@何仙姑退休已经5年了。她是属于“55周岁退休”(一般女性退休按行业特点情况,分50周岁退休和55周岁退休)行列。回忆说,自己生日在1月,但真的退休要到2月,但当时老年大学春季班已经报名招生了,她先去报了名,“提前一个月去报名”,现在读老年大学,因为报名人太多了,还要抽签,她还很幸运地抽到了。就这样,一退,她就接着去上老年大学的课,“每个人最多报三门课,我报了书法、摄影、医学保健。”退休第一年,她就和姐妹组团放飞自我去了五个国家旅行。

@宋朝:“刚开始学的时候打电话跟人请教,一个月电话费打掉了三百多块钱”。

@宋朝今年57岁,去年十二月退休,做财务工作三十多年。她说,她从小白开始慢慢上手,整个职业生涯里吃了不少苦,阳康后,她现在感觉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决定先“自由飞翔”一段时间。她是橙柿互动的忠实用户,坚持参加了例如“快拍365”等打卡活动,每天发三到四篇帖文。“相机我是有的,还得了奖,加入了摄影协会”,退休前,她就打算为自己制定一个“退休后课程表”,鼓励自己不断学习新东西,“自由泳我也慢慢学会了,现在终于能一口气游完泳道”。她还报名参加了老年电大,3月,就要正式开始自己新的学习生涯了。

退休后,就想好好陪伴父母

@sangye:“像陪去看个病,陪去吃个饭,陪去逛公园,而不是非得住进医院躺在床上没办法了才陪。”

@sangye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为人子女、自己也人到中年”群体的心理。她认为,退休的最大意义,就是让自己有更多时间陪伴亲人。

60岁,退休已经有九年了。以前,她在单位后勤部门,退休后,有朋友向她递出橄榄枝,她几经考虑后拒绝了,“赚钱是赚不够的,趁老人健康多陪陪老人”,但遗憾的是,她妈妈在五年前去世,“简直是晴天霹雳”。今年正月初九,婆婆也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了,“婆婆对我比亲妈还要好”,一提起两位老人的离去,她声音都带上了颤抖的哭腔。

在子女问题上,她也想得开,有个三十四岁的儿子,还没有结婚,她没过多干涉。退休几年来,她一直过着规律的生活,早上打扫卫生后,打电话问候妈妈和婆婆,有时候会带着食材去老人家里做饭,一周去三次。下午回自家,喝茶看书,偶尔也去外面散散步,她还报名了老年大学,每周去上课。

没到退休的就盼着退休

@不拱白菜的猪 :“必须退休啊!我盼退休盼的脖子都长了。工作最后一秒钟我就飞奔!可以为所欲为了!浪到和太阳肩并肩!”

@不拱白菜的猪,从声音判断大约在30岁左右,做文员,工作很繁琐,她说自己很想躺平,期待尽早退休,退休之后就是要去休息去玩。

人到中年,心与愿违

有些橙友留言中透露出对退休后的担忧。

@春暖花开的家园说:“有钱我也想真的退休,但是我50岁退休,我的大宝还在读大学,小宝还在读六年级,正是用钱的时候”。

还有的橙友想得蛮好,但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生活总会让成年人学会妥协。

@幸运的蒲公英说:“人生就那么点时间,把后面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虽然离退休还有20年左右,他一想到以后,又不得不向自己的理想“妥协”。他说,自己生孩子较晚,现在孩子还小,但孩子慢慢长大了,后面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给孩子购房购车的需要也是紧迫的,他想退休后,在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还会继续工作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会适当考虑工作强度来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真的可以实现“等我退休了,就怎样怎样”吗?

我们经常说,等我退休了,就怎样怎样。仿佛现在没做的事,到了退休后,真的都可以全部弥补。真的这样吗?

万女士是70后,刚退休。来看看她的退休生活日常吧。

刚开始,她觉得不错,原本她的工作性质,需要早上4点多起床,现在至少可以起晚一点。但一起来,就是家务。

“我也是独生女儿,家务活以前基本不干的,现在我变成家庭妇女了”,她说,原来上班时,不做饭、或简单点做做,卫生搞得马虎点,还有个工作忙的“借口”,但“现在退休了,标准也不一样了”。现在马虎不得,干净的指标也上去了。也因为家人觉得她退休了没事,就会让她帮着跑腿,“让我去医院配药,一去医院半天时间没了。”

天气好一点,她想泡杯茶,写写书法,但静不下来,“一看时间要做中饭了,要做晚饭了”。家里地方小,写书法要把饭桌腾出来,但刚放好,就得撤了因为快到饭点了,她觉得麻烦,也就算了。

社区组织英语口语班,不仅免费,还是外教来教,她也去报名,报名的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30多岁的年轻人。她被选为班长,可上了没几节,老人反映这个太难了,30多岁的年轻人又觉得“太幼稚了”,结果,口语班也停了。

后来,她又去应聘志愿者,没被录用。社区工作人员看她热心,推荐她去参加社区里的结对帮扶老人活动,想安排她去照顾一对老年夫妻,但老年夫妻又觉得她太年轻了,谢绝了。

家里有个女儿正在读初中,女儿学习她要盯着,女儿上的还是民办中学,一学期学费要5万元左右,让她压力不小。她也属于心里想的和实际情况不是一回事,“钱的缺口不得不考虑去上班,心里是希望退休以后趁走得动吃得下,充分利用自由的时间到处玩玩,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有时候,她也想给自己放个假,想和人约着一起出去玩,但约不好人,和她同龄的有的退休了但也在家忙碌,有的又去工作了,她索性就自己去,“背着包去哪里走走,拍拍照,心情好多了”。

“我以前看到同事退休了,就想,退休了多好啊,我要到处去玩”,但真的退休了,她又觉得自己也没法到处玩。以前女儿有假期,她工作忙没时间带她出去玩,现在她有时间,女儿学业重没时间了,“其实没有那么巧的事情”。

“被需要感”是退休再就业的源动力

回访中,我们发现“继续工作派”群体中,部分人是因为或上有老下有小,或退休金收入不理想,面对家庭和个人经济压力要去谋求退休后的第二份收入,但更多人其实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出于不想与社会脱轨的愿望,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工作,收入反而是其次的,“被需要感”才是他们退休以后重新就业的源动力。

“不继续工作”群体中,他们认为在退休之后应当拥有新的生活方式,做年轻时没做过或没时间做的事,比如摄影、乐器、阅读、旅游,就是他们退休后开始或者延续的兴趣爱好,“老年大学”更是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也有读者是希望弥补以前工作忙没有实现的遗憾,比如陪伴家人。

在回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距离退休还有二三十年的读者,是最积极主张不继续工作的,“现在都不想工作,只想退休”,渴望“躺平”。

“视情况而定”的“中立派”群体,认为退休以后是否再就业应当取决于个人的情况和需求,而最重要的就是在岁数渐长的时候如何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其中有一部分读者认为,50岁退休对女性来说太早了,如果身体允许,可以再多干几年。

回访中,我们还发现,这两年,一些单位效益受疫情影响,动员临近退休的人“提前回家”,单位给一些补偿,也不会影响到退休金,所以一些人提前退休了。这部分群体女性年龄有的不到50岁,男性年龄在50多岁,他们面临着要不要再找工作的问题。

退休后,哪里还会要我?

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而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7月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

这意味着,退休后,余下的人生时间越来越长。调查中我们发现,因为有退休金,大部分重返职场的退休人员,更多的是希望发挥一技之长,但退休后,哪里还会要我?也是他们的困惑。

目前,退休人员再就业市场又如何?

记者对中国老年人才官网上的招聘信息进行了初步统计,截至2月14日,发布的招聘信息有79条,岗位有停车管理员、保洁员、微信公众号编辑、护士、内科医生、养老服务顾问、会计助理、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方向专家、公共信息技术专家等。学历要求从初中到大学本科,工作年限有的没要求,有的要求10年以上。

杭州地区,只有两个招聘岗位,一个是活动体验官,一个咨询引导员,工资从2000-5000元。

从招聘信息看,北京招聘的岗位,对专业性人才有需求。其他城市也多半集中在比较常见的服务工作领域。

北京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养老院院长、护理员、护士、医生和护理主任5个岗位。“养老院院长”岗位,月工资为1万元-1万5千元。但该招聘信息从去年10月左右开始就一直在挂。

再来看微信号运营岗位要求,发布招聘信息的是武汉一家养生产品公司,要求年龄最大不超过50岁,其实也是对退休人员拒之门外了。

一方面,目前的退休人员再就业市场,发布招聘信息的用工单位少,且多为基础、辅助岗位,薪水一般,对退休人员友好的offer并不多;一方面,社会上,退休人员的学历、专业水平越来越高也是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曾做过分析,到205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口规模将超过8050万人。那个时候,“90后”也开始退休了,这个群体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将达到16.8%。

对整个社会来说,具备较高学历、掌握专业技能的退休人员不仅是人力资源,也是一种人才资源。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疑是对现阶段16-59岁劳动年龄群体以外的补充。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和青年人找工作有冲突?

其实,退休人员再就业,也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过程。愿意用退休人员的企业,从某种程度来说,企业成本也会减少,比如“不用缴纳五险一金”“自带经验和资源”等,是聘用退休人员的主要原因。对再就业的退休人员来说,心态也与原来在岗时不一样,更多是参与感,不会再有以前职场的烦恼。

愿意聘用退休人员的,请说出你的要求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其中还提到,“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回访中,有不少已经退休的读者希望自己有机会还是去工作,他们各有专长、擅长领域,有的以前曾是单位通讯员,常发表文章;有的以前做会计、统计工作,有的以前是医生等。如果有用工单位需要聘用退休人员,可以跟我们留言岗位需求。橙柿互动平台将为橙友打造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给退休再就业创建机会。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杨丽 实习生 王心怡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本文作者:都市快报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