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将于5月9日在杭州开幕。上海音乐学院出品的经典歌剧《茶花女》和原创歌剧《康定情歌》双双入选,上音也成为全国唯一有两部作品入选的高等院校。5月5日、6日两晚,《茶花女》刚在上音歌剧院连演两场。其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第二场登台扮演男主角阿尔弗雷德的父亲亚芒,男主角则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蔡程昱担当。两场演出,开票两分钟就宣告售罄。上音出品的两部歌剧,如何经受起艺术和市场的双重检验?
既有西方经典,又有民族原创
每三年举办一届的中国歌剧节是国家级的艺术盛会,自2011年起已先后在福建、湖北、江苏、山东举办四届。此次在浙江省举行的第五届歌剧节,将有24部优秀歌剧作品演出48场,19部为新创剧目,5部为经典剧目。
歌剧节规定,每家艺术机构申报数量不超过2部,上音申报的《康定情歌》和《茶花女》双双入选。其中,经典歌剧《茶花女》将于5月10日、11日于杭州剧院上演,原创歌剧《康定情歌》将于5月18日、19日在杭州临平大剧院上演。
这版《茶花女》2021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德国基尔歌剧院联合制作。今年恰逢威尔第诞辰210周年,上音师生再度排演这部歌剧,向经典致敬。《茶花女》制作人、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王凯蔚说:“这一版本忠于原作,力争复刻经典。来自德国的音乐艺术指导和导演团队以及来自意大利的服装舞美团队,在线上远程指导上海音乐学院师生排练。”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原创歌剧《康定情歌》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丁缨携手作曲,作品中贯穿着《康定情歌》的旋律和藏族音乐的鲜明风格。《康定情歌》制作人、数字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尤继一说:“歌剧《康定情歌》已改到第七稿,它自诞生以来拿过不少荣誉,这次参加中国歌剧节对我们更是一种激励。老师和同学们在演出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相长。”
廖昌永也是《康定情歌》总导演,他说:“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才对得起社会对我们的信任?一定是高品质的、制作精良的作品。民族歌剧不仅要描摹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壮阔历史,更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民族歌剧才能迎来又一个高峰。”
全校协同作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歌剧是一门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美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被誉为音乐殿堂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随着上音歌剧院的建成开台,上海音乐学院的歌剧创作也步入了快车道。两部优秀歌剧的创作,整合了全校力量,创作、表演、理论、应用等多学科联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高标准、国际化的艺术实践平台。
“舞台永远是最高、最好、最终的课堂。”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刘照陆感慨。“上音的艺术实践,正在成为‘教创演研’一体化育人的重要平台,而集全院之力保障,更能让它成为亮点。”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处长史明阳说。
与“小部队”参加艺术类赛事、演出不同,两部歌剧参演中国歌剧节这样的艺术盛会,也带来不少挑战:“就像航母出动,牵扯到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这要求我们探索新的课题——排练和课程冲突该怎么处理?各个系部之间又该如何交叉?这种配合,未来将会推动上音教学改革,保证‘出作品、出人才、出思想、出标准’的目标。”
参演中国歌剧节之前,《茶花女》剧组还创建了临时党支部,上音党委书记裴小倩为临时党支部授旗,廖昌永则给学生们主讲了一堂专题思政课。
“两部歌剧入选中国歌剧节,是荣耀,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廖昌永说,“我们一定是为党和国家、为民族培养音乐人才。这些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胜任各种音乐演出的,同时,也一定能引领社会风尚,能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