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非遗体验馆开馆,83项非遗有了“新家”

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今天的“今潮非遗 精致生活”2023年浦东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幕式上,浦东新区非遗体验馆宣布开馆。

 据介绍,该馆位于浦东新区群艺馆内,历经两年多的构思、设计与筹备,运用多种现代化展陈方式布展,囊括了83项浦东非遗。其中,既有近年来大热的微缩模型复现昔日浦东繁华,也有大量真实的非遗实物展陈,馆内还设有古色古香的休息区,方便观众欣赏非遗展示展演。

开幕式现场为第八批浦东新区区级传承人颁证,为浦东新区“非遗在社区(商圈)”“非遗在学校”示范点颁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传承基地授牌,并宣布非遗产品设计大赛启动。浦东新区各街镇文化中心、各项目保护单位也开设了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据悉,2023年浦东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期间,还将为广大市民献上非遗文化集市、“绣外慧中——上海绒绣环球旅行记”上海绒绣艺术大展(中华艺术宫)、“大艺非凡 理想之城”云南大理非遗展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今潮非遗 精致生活”2023年浦东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格外注重与年轻人互动,希望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走进非遗、感受非遗并爱上非遗,让非遗在与年轻人的碰撞中焕发全新生机。在6月10日、11日的非遗文化集市上,来自上海和浦东新区的数十项非遗项目,以及众多热门美术馆、博物馆和网红文创产品都将“组团”亮相。这次活动也引入了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汉服主题,汉服爱好者可以身着美丽汉服,在集市上沉浸式感受墨海雅集、茶漪,自己动手制作古风饰品与团扇、香囊等吉祥物。同时,非遗文化市集上,还将集中开展各类非遗项目的展示、展览、展演、体验、义诊等活动。

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浦东锣鼓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浦东非遗的“001”号,十多年来,浦东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积微成著、走向系统化保护。浦东全区现有83个项目列入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各级保护名录体系,在全区36个街镇中,已有30个街镇立项保护,其中,有8项列入国家级名录,35项列入上海市级名录,40项列入浦东新区级名录。全区共有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3名。现有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8个,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社区传承工作室15个,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3个,区级非遗保护传习所9个,涵盖学校、社区、文化团队等各个领域。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杜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