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医院专家善用外科机器人,最大限度为前列腺癌、肾癌患者保留器官功能

近年来,我国罹患泌尿系肿瘤的人数越来越多,前列腺癌、肾癌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生和患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粗暴”的肿瘤切除,而是更加关注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功能。

7月1日,为期1个月的“2023长征泌尿高峰论坛”落幕。论坛邀请了200余位国内泌尿外科领域大咖和中青年专家,进行名家论技、专题讲座、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每个分会场都吸引了上万人次观看。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肾癌外科的治疗中,中国专家率先探索融合应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经自然腔道手术(notes),建立影像学数字化肾肿瘤精准评估系统,有效提高了高难度肾癌保肾手术比例,使原本只能接受患肾全切的患者获得了保肾机会。

据介绍,论坛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在国内首次尝试开展持续一个月的手术直播演示,由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团队进行了100余台手术演示,涵盖腹腔镜及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半尿路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增生和结石等多种泌尿外科术式。还邀请100余位国内泌尿外科专家进行实时在线点评。

2023长征泌尿高峰论坛

大会主席任善成教授讲话

“通过会议将先进的外科技术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推广,尽早让全国各地的病人获益,这是我们举办论坛的初衷。”本次论坛大会主席、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表示,针对肾癌患者,他们建立了肾癌多元化微创手术新体系,实现肾癌手术从“巨创”向“微创”“微微创”的转变。在前列腺癌领域,目前开展的创新机器人手术不仅着眼于根治肿瘤,还致力于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器官功能。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机器人手术团队不断探索新入路,最大程度保留周围结构和尿控及性功能,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

据悉,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是国内开展机器人手术最早、完成例数最多的团队之一,目前泌尿外科机器人腹腔镜手术量已突破了3000台。近日,由任善成领衔的“前列腺癌诊疗关键技术创新及肿瘤进展机制与转化”项目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通过深入研究泌尿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由任善成担任主编的英文专著《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先进外科技术》也在斯普林格-自然出版社(springer-nature)正式出版,该专著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和国际理论前沿,详细介绍了机器人手术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技巧,在国际泌尿外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王根华 刘雪妍

题图来源:长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