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项,传承后继乏人困境如何解?

上海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今年6月,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项、市级251项、区级近800项,此外,还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0名、市级794名、区级近千名。

与此同时,上海非遗的传承保护仍面临困境。市政协委员、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旗调研后发现,目前本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很多项目的传承一度后继乏人,建议对非遗项目开展综合评估,分类施策,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更好展现非遗的当代价值。近日,相关建议获提案部门的积极答复。

上海非遗兼容并蓄

“大鹳嘴、小鹳嘴、花棋嘴、直嘴鸟、沙大头、翠沙鸟、红脚鸟……”和记者聊起鸟哨话题,64岁的芦潮港人袁菊平就打开了话匣子,报菜名般一口气说出了十几种鸟类的名字。这些当地人对鸟类的“昵称”,深深印刻在他的记忆里——从12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和祖父学习当地的鸟哨技艺,如今能够吹奏出近20种野鸟的叫声。

鸟哨原名“募鸟短笛”,原为南汇沿海农民捕鸟时诱鸟的一种吹奏工具,这一技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野生鸟类保护工作的推进,捕鸟习俗已不复存在,“鸟哨”的功能已转化为一种民间文艺表演样式,2007年被列入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袁菊平是鸟哨这项传统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袁菊平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要学习识别不同鸟类的叫声,观察大小、颜色和飞行动作等等。“别看只是小小的一段竹管,没个三五年时间学不下来。”如今,他每周都会走进学校上课,为学生表演并教授鸟哨技艺,推广上海本土的非遗文化。有时也会在课外活动中带着孩子们到海边实地体验鸟哨并观察鸟类,宣传生态保护的理念。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上海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勤建是上海鸟哨技艺的发掘人之一,已从事非遗相关研究工作20余年。在他看来,非遗蕴含着当地民众特有的理念、气度、神韵、情感和智慧,构成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精神品位。上海非遗,既体现江南文化的特色,又受到都市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派特色。

“上海非遗的特点是兼容并蓄。”在朱旗看来,上海非遗种类形态繁多,既有体现乡村特点的歌谣、故事传说、民间文学等,又有体现都市文化的戏剧曲艺,既有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也有体现民间商贸文化的特产。非遗生态和大都市五方杂处的文化环境和多元包容的文化品格密切相关。

业内人士认为,纯粹从经济价值考量,非遗的市场价值未必很高,但对于传承上海历史文脉、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价值观念、思想情感和审美取向,传承保护好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我们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市文旅局介绍,上海自2005年起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普查、挖掘、整理、认定、评估、管理等各项工作,特别是针对濒临失传的特色项目。目前,已公布的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涵盖10大门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共370家。今年将开展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工作,探索建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传承人才储备库”,加强对后继人才的动态跟踪和管理。

建立上海非遗保护机制

“虽然上海已初步构建起符合上海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非遗资源仍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朱旗看来,非遗项目单纯依靠自然状态下的传承难以为继,亟须更大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予以支持和保障。

在非遗的传承保护中,人的因素往往最为关键。事实上,非遗并非是物质传承,其核心价值和技艺完全依靠人传承,如果传承人消失或者丧失传承能力,技艺也就不复存在。可以说,非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和人息息相关。

以前述鸟哨非遗为例,2006年,当时的南汇区非遗保护分中心在普查中发现,在沿海一带仅剩东南角芦潮港区域还存在一些鸟哨老艺人,传承岌岌可危。袁菊平坦言,他曾试图让自己的儿子学习这项技能,但儿子并不愿意,认为既辛苦又没前途。而此前同村掌握这门技艺的老人,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离开当地无法联系上。

这与委员调研的结果相吻合。“世代相传”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上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则认为跟当代生活脱节,加上学习难度大、耗时长,收入、待遇等都缺乏足够的保障,入行的愿望普遍较低,很多项目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对此,朱旗建议,对于列入保护项目的传承人,在予以资金、政策扶持的同时,也要明确其应尽的义务,要制定严格的新人培养方案和考核目标,对于长期不带徒弟、不授技艺的传承人要予以警告和惩戒,对于年事已高、力不从心的传承人,可设立退出机制。同时加强新生代传承力量的扶持与培养,特别要加强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积极改善非遗从业人员的职称、编制和待遇问题,让更多热爱非遗的年轻人能安心专注于技艺的学习和传承。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注重加强对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技能提升,鼓励非遗传承人所在单位申报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专项资助,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等,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非遗项目保护机制。

“一些具有活态传承价值的非遗项目,如果能够和如今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往往具有产业化的前景,但相应的投入就会比较大。”委员建议,在非遗项目的资源配置、资金扶持上,政府应加大力度,但不能“撒胡椒面”,而是要有所侧重“论功行赏”,以实际的保护成果作为扶持的依据

市文旅局在答复中表示,2022年共投入国家非遗专项资金1390万元,市级非遗专项资金697.5万元,用于国家级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以及相关非遗项目的补助。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优化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

跨界合作让非遗重生

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传承,离不开在保护基础上的创新。朱旗建议,对于一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项目,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利用非遗的文化影响力,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加大跨界融合,鼓励守正创新,融入现代都市生活,展现非遗的当代价值。

以鸟哨为例,虽然已不再是捕鸟工具,但在社会转型中,其仍然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最令袁菊平感到欣慰的是,鸟哨吹奏所具有的诱鸟召鸟功能,可转化为鸟类研究和保护的辅助工具。

多年前,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鸟类研究专题小组的专家老师,每年都会到南汇芦潮港观察研究长江口留鸟种类、数量,记录下候鸟迁飞时间、飞行路线等。那时,袁菊平等人会帮他们用鸟哨引鸟捕鸟,或制作标本,或打上脚环标签后放飞观察。“我也会把捕到的带有脚环标记的野鸟寄给研究小组,捕鸟是为了科研,科研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

与鸟哨类似,跨界合作,成为许多非遗项目重获新生的重要途径。朱旗告诉记者,以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恢复相关技艺至今,数十年中创新不断。比如,在传统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创意,琢磨出新的技法,还和潮流品牌、邮局等合作推出香薰、藏书票等具有非遗元素的产品,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如果没有创新,传统技艺是走不到今天的,更关键的是要开发依附于生活的使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一些拥有非遗技艺的保护单位,也越来越多地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尝试跨界合作。很多企业的老板自己就对传统文化很有兴趣。在上海,通过举办首届“非遗新体验”国潮文创设计大赛,有关企业研发推出了非遗文创国货系列产品和设计,大赛得到了全国范围的广泛关注,最终报名参赛作品近500件。

市文旅局介绍,通过转型升级等方式,指导“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等传统工艺企业跨界破圈,加强文创产品开发、ip授权合作、文旅互动体验,降低公众参与门槛,并支持传统工艺企业在城市更新中有效传承与发展,擦亮品牌。

此外,上海不少非遗项目还和残疾人群体紧密结合,为其居家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结合地区实际推出了不少具有当地特色,且符合残疾人身体条件的非遗项目,通过对接项目单位,认定残疾人非遗就业单位,还专门建立了一批残疾人“阳光手作”非遗工作室。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各区都已完成非遗就业单位认定工作,同时,8个区已建立9家非遗工作室,2个区正在筹建非遗工作室。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