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中国拍案而起!这位总统来了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黄培昭 毛予菲

借着2023年服贸会的东风,贝宁共和国总统帕特里斯·阿塔纳斯·纪尧姆·塔隆今天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此前介绍了此访安排。塔隆总统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为塔隆总统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两国元首将举行会谈。李强总理、赵乐际委员长将分别会见塔隆总统。塔隆总统还将出席2023年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中国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

此次访华是塔隆自2016年执政以来第三次访问中国。2016年9月,就职5个月的塔隆开启了他任上的首次访华,到上海出席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2018年,塔隆再次赴华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塔隆。

两次访华中,塔隆都高度评价中国建设发展成就,还提到要向中国学习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希望“无论国有、私有、民营企业都能去贝宁进行投资”。

这些年,在贝宁人民最期待的伙伴名单上,中国一直名列其中。今年4月2日,中贝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贝宁工商会主席向中国经济界人士介绍了“到贝宁投资的种种优惠”。他说,“贝宁是一片充满投资机会的土地,欢迎远道而来的中方投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张永蓬研究员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为非洲国家提供援助时,常附加一系列政治条件,比如要求非洲国家符合西方“民主”“人权”价值观,要服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领导。一旦非洲国家不符合条件,就得不到援助和贷款。

中国政府对非洲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无论外交、教育、经贸、基建,还是农业和医疗,中国都对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这也是包括贝宁在内的非洲国家重视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的原因。

塔隆曾提到,中国的发展模式给了他启发,“中国的治理方式更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榜样”。

今年3月,在接受法国LCI电视台采访时,塔隆曾为中国“拍案而起”。当时,塔隆就非洲民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谈及中国的治理方式时,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中国模式、自力更生和善治,应该激励所有欠发达的国家。”

·塔隆接受法国媒体采访。

听到塔隆的回答后,主持人罗切宾插话,拿出了西方媒体惯有的套路:“总统先生,请允许我提醒您……”

没等罗切宾说完,塔隆立刻反驳:“‘民主’不是幻想,现在有人指责一些非洲国家因为亲华而‘没有充分促进民主、自由和人权’。我想说的是,缺乏善治的民主,将是与没有民主一样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民主和自由是当务之急,社会经济发展同样是当务之急。”

塔隆的表态与某些西方政客的说辞形成鲜明对比。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此前受访时说:“贝宁总统与民众在与中国的深入交往中,有着更真实的亲身体会。”

“棉花大王”的治国路

‍‍‍‍‍

塔隆当选贝宁总统是在2016年3月。他接手贝宁时,国家政局已相对稳定,摆在他面前的第一挑战是经济与民生。

·塔隆。

长期以来,贝宁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经济。至2014年底,贝宁已探明石油储量45.8亿桶,铁矿储量5亿吨,黄金矿区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临海的贝宁渔业资源也很丰富,30万居民从事渔业,年均捕鱼量约4万吨。贝宁还是棉花大国,生产的“白色黄金”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世界各国。

为发展经济,塔隆政府继续围绕“棉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当选总统前,塔隆就是贝宁有名的“棉花大王”。1958年,他出生在贝宁维达市,后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3年,塔隆开始从事农产品包装与贸易。两年后,他成立了一家公司,专为种植棉花的贝宁农民服务。通过这家公司,塔隆又将投资扩展到贝宁的酒店、港口服务和银行业上。

伴随财富增长,塔隆逐渐参与政治。2016年3月,他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了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他以65%的得票率胜选,并在2021年连任。上台后,他的第一个承诺就是要为贝宁带来“新起点”。

“2016年4月以来,得益于塔隆总统的上台执政,贝宁的棉花产量明显提高了。”贝宁记者福内图尔在《贝宁棉花从生产到加工的雄心壮志》一文中写道。

根据贝宁政府数据,2022年,该国以58.8万吨的棉花生产量稳坐“非洲棉花生产第一大国”的宝座。棉花产业创造了40%以上的农村就业机会,养活了50%以上的人口。棉花也成为该国重要出口产品,国家第一财富主要来自棉花和相关物资投入的业务。

塔隆还决定,在种植业基础上发展加工业。根据贝宁政府2021年-2026年发展计划,贝宁的“5年目标”是“要将现在工业化水平低下的国家建设成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中心,尤其是对腰果、棉花、菠萝、大豆的加工”。

此外,塔隆政府尝试了一种对于贝宁来说全新的治理方式:通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改善营商环境等,“将贝宁打造成为外国投资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塔隆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旅游业正逐渐成为贝宁的新兴产业。2022年,贝宁GDP约为174亿美元(约合1268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约1463美元(约合10660元人民币)。

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贝宁取得今天的成绩并不容易。

这个国家位于西非中南部,南临大西洋,热带雨林遍布。往北走是一片狭长国土,东与尼日利亚接壤,西邻多哥,北边是布基纳法索与尼日尔。这片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常从撒哈拉沙漠刮来混着泥沙的东北风。

贝宁面积不大,约11.2万平方公里。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曾是西非沿岸腹地最古老、最发达的地区。

贝宁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900年左右,城市建立、商业活动兴起。16世纪前后,贝宁出现了许多小王国和酋长国,人们住在部族村落之中,一边畜养动物,一边种植庄稼。直到现在,贝宁还保留了60多个部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

17世纪,鼎盛时期的达荷美王国统一了贝宁的中部和南部(今尼日尔)。这个王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稳定繁荣,是当时最强大的西非国家。

19世纪末,欧洲列强大举入侵西非。1904年,贝宁被并入法属西非,191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殖民贝宁期间,法国在这里大肆进行奴隶贸易,掠夺了大量珍贵文物。如今,许多来自达荷美王国的精美象牙面具、木雕版画仍留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中。

·贝宁的雕刻面具。

1960年,贝宁正式独立。成立之初,这个国家沿用了达荷美的名字,1975年达荷美共和国改名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0年又改名贝宁共和国。

独立之初,贝宁局势仍旧动荡。因为法国殖民者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贝宁各部落间关系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经常为权力与土地大打出手。在独立后的12年时间,贝宁发生了至少5次军事政变。直到1972年克雷库上台后,局势才逐渐趋于稳定。

·克雷库。

半个多世纪以来,贝宁的经济发展道路同样崎岖。

在苏联影响下,克雷库曾带领贝宁走过15年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因为照搬苏联模式,没有结合国情,他的经济建设方针以失败告终。1991年克雷库黯然下台,继任者索格洛的经济改革同样失败了。

1996年,克雷库重新上台执政,大力发展贸易,鼓励农产品多样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谋求外援,贝宁的经济终于有了些许起色。但因底子薄弱,贝宁长期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统计,2018年其人均GDP为902美元(约合6300元人民币)。根据201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指数,贝宁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63位,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

·在贝宁海边卖花生的女孩。

不过,虽历经坎坷,贝宁人依旧乐观豁达。一位在贝宁工作多年的中文老师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贝宁安静、美好。当地公共交通不发达,日常出行以‘摩的’为主。但正因如此,当地很少堵车。我遇到的当地居民都很热情。我在科托努(贝宁最大城市)一家酒店的大堂遇到过一位阿姨,她曾在中国生活多年,拉着我聊了很久,还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希望贝宁能像中国一样”

1964年11月12日,贝宁与中国建交。但当时的贝宁政府并未彻底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1966年,贝宁被拉拢后单方面宣布与中国断交。1972年,克雷库上台后不久,宣布与中国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贝双方建立了真诚友好的关系,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1973年,贝宁政府向中国提出,希望帮助其解决农业问题。第二年,两国就签订了相关协议。中国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远赴当地,协助种植水稻,帮助修建水利灌溉设施。

2011年,为帮助贝宁发展棉花产业,中贝建立了双边棉花合作项目,中国积极进口贝宁所生产的棉花。

·援贝宁棉花种植技术项目开始2018年度棉花机械化播种。

中国也帮助贝宁修建体育场、医院、政府大楼、防洪大堤等基建设施。贝宁时任总统博尼·亚伊对“中国速度”大为赞赏。他说:“希望贝宁能像中国一样,通过自身努力,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逐步向工业化发展,慢慢变强大。”

这个目标无疑正在实现,而友好的中贝关系正为此添加动力。

去年是中贝两国复交5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贝宁总统塔隆互致贺电。塔隆表示,我坚信,贝中合作牢不可破,必将取得更大成果。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卢晓川

本文作者:环球人物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