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复旦大学“文化校历”亮相,平均每天有一场多活动

“一所大学的文化,犹如阳光、空气和土壤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学习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学术旨趣和校园生活。而校历是校园的韵律和节奏。”8月31日下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为2023级本科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课,如是介绍第一次亮相的复旦“文化校历”。

这册“文化校历”以校历为载体,遴选复旦校园未来一年近400个学术和文化活动,按月份编排,每月都有主题和时令特色,全景式地展现复旦这片育人沃土、学术沃土、文化沃土。

“人们把沉浸式虚拟空间叫‘元宇宙(Metaverse)’,打开这本册子,也仿佛打开了一个‘复旦宇宙(Fudanverse)’。希望大家未来四年用好‘文化校历’,充分领悟和培养复旦人‘卓越而有趣’的特质。”裘新说。

【着力培养复旦人的精神特质】

“文化校历”,缘起学术文化校庆。

今年5月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之际,学校轮番呈上了31场学术报告会。如此高频密集,师生反响热烈。大学校庆应是学术的校庆、文化的校庆,能否将这种做法常态化、机制化?

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党委决定启动“文化校历”建设,将其打造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版的示范性引领性项目,着力培养复旦人的精神特质,厚植育人沃土、学术沃土、文化沃土。

师生熟知的“教学校历”以育人为中心,保证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文化校历”则以铸魂为中心,两者共同彰显复旦精神。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玉刚介绍,希望通过文化校历建设,让师生和校友能够每天都在校园“邂逅一场学术报告,邂逅一场文体活动,邂逅一场社团活动,邂逅一场高水平展览”,让精彩纷呈、师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联结复旦人的集体记忆,让每一位复旦学子都能在“卓越而有趣”的大学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让每一位复旦学生在这一沃土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将引入“赛马机制”进行动态调整】

湛蓝天空下,水彩手绘的“相辉堂”庄严矗立,这是首册“文化校历”的封面。“相辉堂是百年复旦文脉的象征,是复旦人的精神家园,蓝天象征了学术的天空、文化的天空。”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清说。  

翻开“文化校历”,9月迎新季中,“每月推荐”里既有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望道项目”开放申请,也有“百团大战”学生社团招新活动;9月2日的“生物生态学学科周”将拉开“文化校历”重头戏“学科周”的帷幕;中山医院学生文化艺术活动月,全国高校天文摄影大赛作品展开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如果用‘三原色’来形容,‘文化校历’由三方面的文化活动构成,百年传承的红色基因文化,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学科文化。”陈玉刚介绍,近400场活动被纳入“文化校历”,平均每天有一场多活动。

“文化校历”着力体现育人导向,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将融入活动当中。         

据悉,这是复旦大学第一次用校历形式对学校文化活动进行集成,第一次用“文化校历”形式对全体师生告知,第一次全体学科通过“学科周”展示自己的文化,彰显综合性大学优势。

 “文化校历”并非一成不变,将引入“赛马机制”,根据当年活动质量进行动态调整。目前的1.0版本以纸质手册呈现,同时将通过校园网建设“文化校历”栏目,及时更新和补充重大学术和文化活动信息,进一步规划互动功能,如订阅推送、报名参与等,使用户体验感更强,使用更便捷。后续还会有2.0版、3.0版等。

【“我相信,学生们也会和我一样感动”】

“我特别感动,也特别兴奋,这本‘文化校历’是我1996年在复旦读本科时就一直期盼的东西,复旦的活动那么多,校园生活那么精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说,从“文化校历”的排版来看,不管活动级别大小,即使是学生办的小活动,都放在了一起。“我相信,这本册子发到学生手里,学生们也会和我一样感动。”

2023级化学系直博生杨飏,刚结束一年的青海玉树支教生活回校继续念书,目前担任校团委社团服务中心负责人。“这次一共有84个社团活动入选‘文化校历’,我之前也不知道有这么多有意思的社团活动。”杨飏说,身为复旦学子,要对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有所思考,而社团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实践机会。

 “‘文化校历’让我觉得耳目一新,我能了解到其他二级学院举办的活动,碰到和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活动,就可以去参加,这能够大大拓展我的眼界,开阔科研思路。”基础医学院2023级博士生沙一鸥说,一直以来,包容和开放是复旦的学术文化气质,学校鼓励本科生加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并开放了“望道”“正谊”等科研项目供学生选择。“很幸运,我从本科三年级就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一晃4年过去了,一直做到了现在。”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黄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