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紧跟中国外长脚步,布林肯又访非洲,打的什么算盘?

继中国外长王毅上周访问非洲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于21日启程赶往这片大陆。在为期六天的行程中,布林肯已于22日和23日访问佛得角和科特迪瓦,之后还将访问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在俄乌、巴以、红海等一系列危机考验下,布林肯为何此时赶往非洲开展外交攻势?此次访问又能否取得成效?

自称重要伙伴

美国国务院网站称,布林肯定于21日至26日访问佛得角、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四个非洲国家,就地区安全、预防冲突、促进民主和贸易等问题进行对话。

这将是布林肯上任后第四次访问非洲,也是继2021年11月、2022年8月、2023年3月后再度到访。

抵达非洲后,布林肯正马不停蹄地开展外交攻势,并再次声称美国是非洲重要的安全和经济伙伴。

22日,布林肯访问佛得角首都普拉亚,与佛得角总理席尔瓦会晤,并参观由美国政府资助的普拉亚港口。

布林肯表示,美国将非洲视为“未来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核心部分”。他还引用美国总统拜登的话称美国将在非洲问题上“全力投入”,致力于“深化、加强、扩大”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同一天,布林肯飞往科特迪瓦最大城市和经济首都阿比让。布林肯与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会晤时,讨论了“扩大贸易、改善地方和地区安全”等优先事项。

接下来,布林肯还将访问尼日利亚和安哥拉,预计也将重点讨论安全、经济等问题。

对于此次访问,美国国务院此前还造势称,美国总统和国务卿都将非洲列为“优先事项”,访问的议题都具有“前瞻性”,重点将放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联系等“令人乐观”的问题上。

经济方面,布林肯此行将强调如何支持非洲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美国对安哥拉洛比托走廊项目的投资等。美国还称将促进双边贸易,为非洲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文化方面,“狂热足球迷”布林肯特意于22日抽空,在科特迪瓦观看了一场非洲杯足球赛。

安全方面,美国将重点讨论尼日尔军事政变、萨赫勒地区的安全威胁等。有分析称,自去年尼日尔、加蓬接连发生政变,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骚乱不断升级以来,美国对美非关系感到日益紧张。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贺文萍认为,布林肯此访行程安排集中在非洲西部和南部地区,其中三个国家位于非洲西部。这意味着,虽然美国国务院将经济作为布林肯访问的重点,但这主要是为了呼应非洲诉求。预计安全问题仍将是此访重要议题。在美国此前支持的尼日尔总统巴祖姆遭推翻,西方过去的重要盟友加蓬也发生政变后,布林肯将前去了解当地最新安全架构。

此外,贺文萍还注意到,在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外溢影响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布林肯此行避开了非洲北部。在美国因支持以色列立场遭到国际社会孤立的背景下,布林肯或有意在非洲国家避谈巴以问题。

紧跟中国?

在布林肯开启非洲之行前,中国外交部长上周刚结束了对非洲的访问。在此次年初首访中,王毅先后访问埃及、突尼斯、多哥、科特迪瓦四国。

对于中美外长“前后脚”访非,舆论不免将两场访问互相联系,认为布林肯此行是为了对抗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不过,这一说法遭到美国国务院驳斥。

负责非洲事务的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莫莉·菲表示,是媒体将两国外长的访问描述成了“一场美中足球比赛”,“假使中国不存在,我们也将全面地与非洲接触”。

布林肯此次访问为何而去?是否有意将矛头指向中俄?

对此,贺文萍认为,布林肯此访首要目标仍是修补美国与非洲关系,提升美国在非影响力。

贺文萍表示,2022年年底美国-非洲峰会召开后,拜登曾承诺将“全力投入非洲未来”,还表示要在2023年访问非洲。但目前看来,这些承诺都没有兑现,美国也未将非洲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今年年初布林肯急着访非,是为了修补美国的言而无信。

另一方面,美国也想在全球外交战线上继续拉拢非洲国家。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很多非洲国家都旗帜鲜明地支持巴勒斯坦,南非甚至在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在加沙的“种族灭绝”。随着乌干达日前举办不结盟运动第19次峰会、第三届南方首脑会议,更多非洲国家也正在发出独立自主的声音。这都让美方觉得有必要加强在非洲的外交存在。

其次,访问仍有意对冲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虽然美国国务院驳斥了相关说法,但从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来看,此访仍难以掩盖打探动静,对冲中俄影响力的意图。”贺文萍表示,实际上美国舆论认为布林肯此行是为了对抗中俄,也与美国政界人士此前访非时,频频炒作债务问题,挑拨中非关系有关。此次布林肯究竟会不会再提中俄,仍有待观察。

对于上述目标,布林肯此次访问又能否取得成效?

贺文萍认为,和此前的多次访问一样,此次布林肯访非成果可能有限。

政治上,由于今年是拜登执政的最后一年,双方不太可能在此次访问中宣布重要战略,而是会将重点放在落实此前方案上。

外交上,美国也不会在国际舞台上为非洲“站台”。

经济上,受制于财政状况、美国国内党争等,美国对非洲的投入已受到影响。美国也没有成熟的针对非洲发展的方案和计划。除了喊口号之外,能否拿出“真金白银”仍有待观察。

口惠实不至

近年来,美国正加大对非外交攻势。去年年初,非洲接连迎来五位美国“贵客”,从财长到常驻联合国代表,从“第一夫人”、国务卿再到副总统哈里斯,颇有为拜登“打前站”的架势。

然而,就在外界为拜登2023年访非做好准备时,主角却迟迟未能登场。

贺文萍指出,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成为扰乱美国外交议程的重要因素。今年,随着美国大选开锣,巴以问题持续,拜登可能已经错过了访非的最佳战略时机。

对此,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非洲项目专家卡梅伦·哈德森表示:“内阁级访问次数再多,也无法弥补一次总统访问的影响。”

还有评论认为,美国的对非政策让外界感到混乱。美国威尔逊中心非洲项目主任奥格·奥努博古表示,她在访非时发现,中国在非洲的基建项目能让人们真正地看到并感知到,但当地人并不清楚美国在做些什么。

“就连美国学者自己也说,非洲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从来都是‘垫底’地位。”贺文萍说,近年来,虽然拜登政府对非洲政策相比特朗普时期有所调整,但仍是“软硬兼施”。一方面,美国政府出于国内外政治需要,如为大选拉选票等因素,会在口头上抬高非洲地位。但另一方面,当触及美国自身利益时,仍会对非洲国家进行打压,比如将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受惠国名单中剔除等。

“归根结底,美国对非政策仍是口惠而实不至,无法向非洲国家提供最迫切需要的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等。”贺文萍说。

在贺文萍看来,对非洲国家而言,美国仍是其开展多元化外交中的重要一环,他们也希望美国能拿出更多实质性举措来支持非洲发展。但同时,非洲国家并不希望成为大国竞争的棋子,未来仍将强调不结盟运动等独立精神,坚持战略自主性。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裘雯涵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