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派 | 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盘点我国5座南极考察站命名变化史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你知道我国在南极建有几座考察站、分别建在什么地方吗?你知道它们的名字有何寓意吗?

①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

它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秦岭是中国南北分水岭,以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命名,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记忆的精神象征。

②2014年2月8日,我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它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其名称寓意坚实、稳固、庄严、国泰民安等,代表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含义。

③2009年1月27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胜利建成。

它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是中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昆仑这个名字经过网络征集而来,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而 “昆仑”则象征着制高点。

④1989年2月26日,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中山站,宣布落成。

它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经过不间断的扩建和功能完善,中山站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南极考察基地。

⑤1985年2月20日,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南极长城站,宣布落成。

它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端,以世界著名的中国长城命名,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

细心的你,或许已经发现了,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命名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体现时代特点、采用中华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为主,逐步转变到现在,以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为主,形成了以国内山系命名的规则。

栏目主编:秦岭

本文作者:吴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