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合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上演,第39届“上海之春”精彩落幕

4月14日晚,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演出《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上音歌剧院上演。当理发师费加罗唱起那首著名的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明快、华丽、炫技,令观众席沸腾。《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代表作之一,此次上演的版本由上海音乐学院和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合制作。

本届音乐节66台主体演出中有24台国际演出,占比超30%,创下历届之最,其中既有原汁原味的经典演绎,也有中外艺术家同台对话,推动“上海之春”成为上海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文化节展赛会顶流城市的关键一环。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连演四场,除了中国和意大利两国优秀歌剧艺术家,还有去年上音歌剧院-鼓浪屿国际声乐比赛的11位获奖者登台,把更多中国青年歌剧人才推至聚光灯下。

上海音乐学院和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合制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剧照 董天晔 摄

强强联手,为经典注入新的生命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被誉为“男中音的试金石”,也是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的成名曲。1996-1997年,他连续夺得法国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都演唱了这首曲子。

不过,这次廖昌永并未作为演员出现在台上,而是作为艺术总监身居幕后。他说:“与世界知名歌剧院的联合制作,展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艺术影响力,也是一次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好机会。希望通过中外艺术家的精诚合作,对中国乃至国际青年歌剧人才的培养和经典剧目的传承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上海音乐学院和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合制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剧照 董天晔 摄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以诙谐幽默闻名于世,但一开场,黑暗中的巴尔托洛府邸营造出神秘和紧张的气氛。导演兼舞美设计伊凡·斯泰法努蒂告诉记者,这一版《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舞美上对罗西尼经典歌剧进行了一次大胆颠覆,通过崭新的视角来探索和展现这部喜歌剧中的黑色幽默。

这是伊凡·斯泰法努蒂第一次来中国,歌剧排演过程中,他对上海音乐学院高水平和专业的工作氛围印象深刻。“联合制作带来艺术上的创新,也带来中意两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为这部歌剧经典注入新的创意和视角,使得这部歌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指挥家卡洛·格德斯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排练 董天晔 摄

让指挥卡洛·格德斯坦惊讶的,是中国青年歌剧演员和音乐学子高超的水准。“对我们这些意大利音乐家来说,罗西尼的歌剧就像是‘母语’,很熟悉,但对这些中国青年艺术家来说,并非如此。但他们的表演令我相信,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深刻而有趣的音乐,可以打动意大利人,也可以打动中国人,期待未来更深入的合作。”

新人辈出,最重要的是培养机制

廖昌永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站在“上海之春”舞台上的情形:“当时很惶恐也很激动——我只是一名学生,明明有很多比我有名气、有能力的艺术家可以担此重任,‘上海之春’却把机会交给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信任和胸怀,让我铭记于心。”

今年也有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上海之春”挑大梁。今年共推出29台新人新作演出,占比44%。“上海之春”汇集最好的乐团、演奏家、导师、场地等资源,助推新人新作,助力星梦启航。

上海音乐学院和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合制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剧照 董天晔 摄

廖昌永第一次出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全剧是32岁,而此次出演费加罗一角的张功浩只有27岁。为了演好费加罗,他从今年1月起经历了三轮排练,还反复观看了各大经典版本,希望能博采众长。“这是我最喜欢的歌剧,演唱难度很高,人物塑造空间很大,此前一直不敢挑战。很幸运,可以在‘上海之春’,在中意联合制作的版本中迈出这一步。”

推新人新作,重要的是培养和孵化的机制。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张功浩,过去几年已经出演过《费加罗的婚礼》《霓虹灯下的哨兵》《康定情歌》《茶花女》四部中外歌剧。虽然是学校制作的歌剧,但每一次选角,都有专家坐镇,从演唱、表演、形象贴合度等不同角度加以考量,竞争激烈。去年,上海音乐学院《康定情歌》《茶花女》双双入选“中国歌剧节”。

张功浩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演绎理发师“费加罗”一角 受访者提供

此次《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亮相“上海之春”,参演的除了上海和全国各地的青年歌剧人才,还有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学子。虽然大多数都还是学生,但他们身上展现出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张功浩说:“如果中国歌剧是即将飞起的大鹏,我就是它身上的一根羽毛。希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能带着前辈传承下来的精神不断成长,有一天,羽翼渐丰,在世界舞台上演好中国歌剧,传递中国声音。”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