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广珐琅有多美?当年流行世界的“中国风”原来是这样

五一前夕,世博会博物馆携手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带来《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展览展出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的136件/套铜胎画珐琅。

十七世纪晚期,画珐琅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广州工匠将之与中国传统工艺相融合,逐渐发展出可与西方媲美的广珐琅。欧洲珐琅釉料、西方人物形象、中国绘画技法、东方瓷器纹饰,中西两种文明在一只小小的广珐琅器上相遇。

广珐琅包含有画珐琅、透明珐琅、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等多个工艺种类。目前仅画珐琅得以流传下来,其余皆已失传。每一件珐琅器物都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展览深入探究器物表面的精细图案和装饰,从每一处细节和每一笔勾勒之中,讲述它们背后蕴含的丰富时代背景和故事。

展览现场 李君娜摄

作为17世纪晚期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艺术形式,广珐琅在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融汇中西的过程,也展现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通过绘画作品和背景解说,带领观众回溯到康熙开海后的广州口岸,感受那个时代中西文化接触与交流的历史氛围;第二单元重点展示广珐琅的发展及广彩的形成,观众可看到广珐琅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痕迹,尤其是中国绘画技法在珐琅工艺上的应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第三单元则讲述广彩回流到西方后对世界的影响。

观众在这一“小而美”“小而深”的展览中,得以探索中西交流的历史痕迹,同时沉浸于展品所传递的宫廷生活、民间生活、神话传说与传统习俗的多彩世界。

本次展览还为每个单元设计了不同的主题色彩,展品融入在特定的色彩背景中,形成一幅幅愉悦感观、触及心灵的唯美画面。

源自西方的“洋瓷”,融合中国工艺重新创造后,又被西方人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华彩”。同一种器物,两种不同的称呼,见证了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与对话,印证了“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

展出的清康熙或清雍正时期的《开光西洋人物倭角杯》上,中西合璧的人物及构图方式同时出现在这件单把小方杯上。清乾隆时期的《开光山水西洋人物图手炉》的炉身两侧绘有欧洲港口贸易图,以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法、全景视角描绘城市景观。这类图像是1720年代德国迈森瓷器早期流行的装饰图案,后传至中国被瓷器和画珐琅器所仿绘。

清康熙或清雍正《开光西洋人物倭角杯》 主办提供

清乾隆《开光山水西洋人物图手炉》 主办方提供

展品中,清乾隆时期的《折枝花卉蔬果纹提梁壶连兽足炉》尤为精致美观。它的造型即仿自英国银壶。1710年前后,银壶已成为欧洲日常饮茶的标配。为适应欧洲市场需求,外销广珐琅在器型上借鉴了十八世纪欧洲广泛流行的银器制品。

清乾隆《折枝花卉蔬果纹提梁壶连兽足炉》 李君娜摄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庄介绍:“外销至欧洲市场的广珐琅,设计融合了西方的使用习惯和中国的传统美学,成为18世纪‘中国风’流行的重要载体,对欧洲的艺术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特展也显示了沪港两地场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样作为文化大都市,上海的现代文化充满活力,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使之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香港在文化保存和传播方面有着显著成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的广珐琅藏品,便是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代表。上海与香港在文化资源上的共享,能够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世博会博物馆长刘文涛表示,“世博馆本身具有促进国际交流的使命,可以说是基因决定,中西融合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办展方向。此次有幸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作,以广珐琅这一特殊载体,继续将文化交流的概念做深入研究和展示,加深观众对文化交流多样性和可能性的理解。”

本次展览在世博会博物馆1号临展厅展出,将持续至7月21日。

本文作者:李君娜

题图来源:李君娜摄